第136章 薛仁贵(2 / 2)
>
此时,长孙无忌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除军事防御外,还可派遣使者前往外邦,以重金贿赂其领,晓以利害,分化其内部,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李治闻无忌言,略作沉吟,颔道:“无忌之策,甚合朕意。
即可遣使,携重金珠宝,前往外邦,行离间分化之计。”
长孙无忌领旨,转身欲行,忽又顿足,回禀道:“陛下,此行使者,须得智勇双全,方能不负使命。”
李治点头,目光扫过阶下群臣,终落于一人身上,道:“薛仁贵,卿可愿担此重任?”
薛仁贵出列,拱手应命:“臣愿往。”
李治大喜,亲手赐酒一杯,道:“卿此行若成,朕必重重封赏。”
薛仁贵接酒一饮而尽,拱手辞行。
薛仁贵领命而去,身负大唐之重托,心怀社稷之安危。
行至半途,忽见一信使匆匆而来,手持加急文书,神色焦急。
薛仁贵心中微惊,忙问其故。
信使呈上文书,薛仁贵展卷而读,但见其上言辞恳切,乃是大理寺卿所书,言朝中眼线之事已有眉目,然逆贼余孽犹自潜藏,恐生不测,故急书此信,望薛仁贵往外邦,以离间之计,分化其内部,为大唐赢得喘息的机会。
薛仁贵览毕,神色凝重,沉吟片刻,对信使说道:“此事体大,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你回,禀报大理寺卿,言吾已知其事,即刻前往外邦,行离间之计。”
说完,薛仁贵即整鞍马,率从者疾驰而出,直奔外邦而去。
沿途风霜雨雪,道路坎坷,然薛仁贵心念社稷安危,毫不畏惧。
不日,至外邦边境,薛仁贵出示大唐国书,言明来意,求见外邦领。
外邦领闻大唐使者而来,心中微惊,然亦不敢怠慢,即命人请入。
薛仁贵步入大殿,只见外邦领端坐其上,气势汹汹。
薛仁贵拱手行礼,不卑不亢,道:“我乃大唐使者薛仁贵,奉陛下之命,特来与外邦修好,共谋和平。”
外邦领闻言,眉宇间透露出一丝狐疑,沉声道:“大唐使者远道而来,修好之言,吾自当洗耳恭听。
然吾闻大唐境内近日动荡不安,似有内乱之虞,此事若真,使者何以教我?”
薛仁贵闻此,面不改色,从容答道:“陛下圣明,洞察秋毫,朝中确有奸佞之徒与外邦勾结,意图不轨。
然我大唐根基深厚,百姓归心,陛下已命重臣竭力平乱,不日即可安定。
此番我奉陛下之命前来,实欲与外邦共谋和平,以图长久之安。”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