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李泰被捕(1 / 3)
但见夜色中,人影绰绰,都是王将军麾下勇士,悄无声息地穿梭于街巷之间,犹如鬼魅。
张将军亦不敢有丝毫懈怠,精选精兵强将,埋伏于皇城周边,只待一声令下,便可迅支援,只见夜色中,张将军所率人马皆甲胄鲜明,刀枪闪亮,犹如一群猛虎,蓄势待。
尉迟宝琳则亲率大军,加强军营戒备,随时准备进城平乱,但见军营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皆是尉迟宝琳麾下将士,忙碌于各自岗位,无有丝毫懈怠。
尉迟宝琳则立于帅案之前,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沉声道:“诸位,今李泰图谋不轨,欲陷大唐于危难之中,我等身为大唐将士,当以社稷为重,百姓为念。
此战若胜,则大唐安泰,百姓安康;此战若败,则大唐危矣,百姓苦矣。
尔等当奋勇杀敌,以报国家之恩。”
众将士闻尉迟宝琳所言,都热血沸腾,齐声高呼:“愿为大唐效死,誓平叛乱!”
声震云霄,气势如虹。
“今李泰叛逆,欲乱朝纲,我等当齐心协力,共谋破敌之策。
王将军已率勇士在城内秘密巡查,张将军亦埋伏于皇城周边,只待时机成熟,我等便率军进城,平定叛乱。”
尉迟宝琳见状,心中大慰,知此战必胜,全赖众人齐心协力,他挥手示意众人安静后,旋即挥手指向地图,继续说道,“李泰既已掌握长安城防图,必对城中要害了如指掌。
我等需先一步行动,抢占先机。
我意,今夜便率军突袭李泰府邸,将他们一网打尽,再顺藤摸瓜,揪出其余叛逆。”
众将听令,皆神色凛然,拱手以待。
尉迟宝琳见状,心中更添几分底气,遂沉声道:“此番行动,务必隐秘迅,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尔等各领本部人马,依计行事。
我亲率精锐,直捣黄龙,突袭李泰府邸。”
说完,尉迟宝琳拔剑出鞘,剑光如寒月,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众将亦纷纷拔剑,剑尖微颤,士气如虹。
“出!”
尉迟宝琳一声令下,大军如潮水般涌出军营,夜色中,只闻马蹄声碎,人语喧哗,却难辨其形。
尉迟宝琳一马当先,率军如疾风骤雨,直扑李泰府邸。
夜色深沉,月黑风高,唯有兵刃之光,在黑暗中闪烁,犹如点点寒星,照亮前行的道路。
大军行至李泰府邸附近,尉迟宝琳挥手示意众人止步,自己则悄然上前,贴近墙垣,屏息凝神,聆听府内动静。
但闻府内寂静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夜风拂叶之音,显得分外清冷。
尉迟宝琳心中疑虑稍减,暗道:“莫非李泰已知风声,故设空城之计?”
然念及此事关乎社稷安危,不敢有丝毫懈怠,尉迟宝琳便挥手示意大军悄然包围府邸,以防不测。
随即,尉迟宝琳低语传令,众将士悄无声息地散开,犹如夜色中的幽灵,缓缓将李泰府邸团团围住。
月色隐匿于乌云之后,黑暗成了最佳的掩护,只有士兵们沉重的呼吸和偶尔传来的铁甲摩擦声,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尉迟宝琳立于暗处,目光如炬,紧盯着李泰府邸的每一寸角落,不敢有丝毫放松。
他心中暗自思量:“李泰狡诈多谋,今夜之行,务必小心为上。”
正当此时,一阵夜风吹过,府中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似是有人影晃动。
尉迟宝琳心中一惊,连忙示意众人警惕。
然而,待他仔细聆听,那声音却又杳无踪迹,仿佛只是夜风的恶作剧。
“莫非是我过于紧张,产生了错觉?”
尉迟宝琳心中暗自嘀咕,但随即又否定了这个念头,他深知,此刻的每一丝风吹草动,都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