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支线再度提及,京师道的灾民!(5 / 6)
的庞然大物。】
【儒家和道家,如今似乎有了争锋之势。】
【当然,儒家有夫子在,压的天下不敢抬头,只是夫子东海寻仙二百年未归。】
【天下间又开始蠢蠢欲动,大齐崛起,北方的长生天背后就有魔教的身影。】
【南方佛国也是在两百年内壮大。】
【你回过神来,虽未抬头,却仍分心倾听着梧桐的话语:“莫非是因为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在忙于筹备年货。”】
【梧桐面露忧色,道:“我听刘管事说,是因为江南道的灾民。似乎是朝中某些大员决定,将他们引入了京师道。”】
【“因此,一时间汴京的粮食少缺,百姓们开始纷纷存粮,尤其是前几个月,粮价更是节节攀升。”】
【你微微皱眉,陷入沉思。大齐历经千年,天灾人祸自是屡见不鲜。】
【尤其是近两百年来,几乎每年都会遭遇小灾,而每三年更会有一次大灾。】
【可是,将灾民引入京师道,却是前所未有。】
【要知道!】
【大齐的京都汴京,便坐落于京师道之中。】
【江南道的灾民数量有三四十万之众,如此聚集在京师道,无疑是巨大的隐患!】
【朝中大员对此岂能视而不见,尤其是还有那位智谋深远的四先生坐镇朝堂。】
【这究竟是何缘由?】
【梧桐继续道:“我听刘管事说,我们谢家早已得知消息,原本府中的存粮足以支撑四五年之需,如今又在汴京郊外,与赵家、诸葛家联手开设了多个粮仓。”】
【“赵家更是京师道首屈一指的粮商,他们从三湖道经水路运往汴京的粮食,足以让汴京的百姓人人吃饱”】
【“水路?”】
【你想起黄河决堤之事,这恐怕会对运粮产生极大的阻碍,而九大姓对此不可能不知情。】
【反而,九大姓早已开始存粮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大家族之人,满心都是门户私利,哪会顾及天下人的死活。】
【恐怕再过不久,汴京的粮价就会飙升,而朝廷设立的平准机构,全力投入到救灾之中根本平衡不了粮价,如此一来,粮食的定价权便牢牢掌握在九大姓手中。】
【他们凭借这些不为下层百姓所知的信息,世代累积财富,有享不尽的荣华与富贵。】
【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