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姑一家回村(1 / 3)

加入书签

第二天半晌午,仨人来到刘平安师父家的大门口。

刘正华驾着平板车,刘平安扶着张兰英从铺着草垫的平板车下来,张兰英手里拿着早上在镇上买的糕点。

“师父,师父”

刘平安扶着张兰英刚进大门就喊道。

李萧山端着铺满草药的簸箕从里屋出来说道:“平安回来了。

嗯?正华你两口子怎么也过来了,有事?”

“嗐,李神医您老身体还好?”

“这不是平安这熊孩子说他娘又有了,我们不放心,想请您老人家在瞧瞧。”

刘正华问了声好,急忙回道。

李萧山乐呵呵的说道:“好事啊。

平安看过了,那八九不离十,这孩子学的非常快,再过几年就能出师了。

来进屋吧,我在瞧瞧。

平安,给你爹娘去倒杯水。”

进屋后,李萧山给张兰英把了把脉,寻思下说道:“确实有了,估摸着三个月了,我给你们开几副安胎药。”

“谢谢李神医,这糕点您收着。

平安这孩子,在这没少给您添麻烦。”

张兰英开心道。

李萧山和刘正华两口子客气的推搡着,最后只能收下糕点。

刘平安从后院药房抓好药,把父母送出大门外,一边还嘱咐着煎药的细节。

---------------

这天上午,刘平安在院子里跟着师父学习如何炮制草药。

“中药的炮制方法非常有讲究,过程也很复杂。”

“中药的泡制方法:分为水制和火制以及水火共治这三种方法。

水制法往往用洗、泡、淋、润、飘几种方法,火制法则用炒、炙、煅,煨的方式中药用不同的方法炮制”

刘平安边听边问学习着。

“李神医,在家吗?”

大门口传来银铃般的脆声。

刘平安顺着声音望过去,看到小女孩扶着一个中年汉子走进院子里。

中年汉子穿着有些白的对襟短褂,下身是打着补丁的破旧裤子,裤脚用布条扎了起来,面色苍白,不停的咳嗽。

小姑娘圆润的脸蛋洋溢着健康的色泽,一头乌黑的秀随意的扎成两个辫子,柔顺的垂在肩头,身着粗布衣裳,无法掩盖她天生的丽质。

“李神医,俺是前面秦家村的秦二柱,这是俺闺女秦淮茹。

咳咳!前些日子不知怎地,老是咳嗽,有时喘不上来气,麻烦您老给看看。”

秦二柱边说边咳嗽。

刘平安听到秦淮茹这个名字一愣,感觉挺熟悉的一时也想不起来。

李萧山让刘平安搬来凳子,让秦二柱坐下把手放到院里的石桌上,把起了脉。

过了一会,李萧山突然说道:“平安,你也把一下脉,诊断一下。”

“好嘞!”

刘平安知道师父在考自己。

把完脉,看了下舌苔,耐心的询问了秦二柱的病情症状,就提笔开单子。

单子上写道:症状:咳嗽、咳痰伴喘息已有半月余,遇寒加重。

痰色白而清晰,量多,伴有鼻塞、流涕。

观其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浮仅。

诊断为外寒内饮之证,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剂方小青龙汤三剂:麻黄18钱、芍药18钱、细辛12钱、干姜12钱、灸甘草12钱、桂枝18钱、五味子12钱、半夏18钱。

“师父,您看对吗?”

说着刘平安把诊断单递给了李萧山。

李萧山看了一眼说道:“不错,以后多看些病人,这样你的医术才进步的快。

你去抓三剂药过来。”

“李神医您这是名师出高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