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小心意(2 / 4)
而此时,张阁老的府邸也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
书房内,烛火早已燃尽,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映照着四张疲惫不堪的面容。
“父亲,您先歇息片刻吧。”
张阁老的大儿子张鹏揉了揉红的眼睛,声音沙哑地说道。
他昨日身上的朝服还未换下,衣襟处已经皱皱巴巴。
张阁老重重地叹了口气,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歇息?如今这情形,叫我如何安睡?”
二儿子张鲲猛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大哥,你确定陛下说的是苍州王造反?会不会是听错了?赵樽他……他怎么会……”
“千真万确。”
张鹏痛苦地闭上眼睛,“昨日朝堂上,所有的朝臣都听到了。
圣旨已下,兵部和户部现在恐怕正忙着调派兵马,筹措粮草。”
三儿子张泓突然拍案而起:“那翰霖怎么办?那傻小子除了摆弄他那些奇技淫巧的玩意儿,连功课都背不全!
现在可好,不长脑子。
跟着造反王爷到苍州搞什么引水入户,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书房内顿时一片死寂。
张阁老的脸色更加灰败,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太师椅的扶手。
张阁老的二儿子张鲲和三儿子张泓都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员,无需上朝。
但张阁老的大儿子张鹏是内阁大学士,每日必然上朝。
昨日在朝堂上,张鹏听到那惊天动地的消息时。
他一个踉跄没站稳,差点倒在朝堂上。
他回府后,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想了半天,却想不出一个好的法子来。
无奈之下,只得叫了自己的爹和两个兄弟一起到书房商议。
这一商议,就是整整一夜。
“父亲教导赵樽多年,”
张鹏低声说,“您觉得他真会造反吗?”
张阁老缓缓摇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赵樽从小重情重义,与他爹一样,最是忠君爱国,为保大景平安他戍边多年。
抛头颅,洒热血,屡建奇功。”
老人的声音哽咽,“这样的孩子,怎会……”
张阁老很痛心。
赵樽从小在国子监念书,是他从小教大的学生。
赵樽父子二人戍边建功,是大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作为赵樽的老师,他一直觉得赵樽是他的骄傲。
去年,朝中有人诋毁赵樽,说赵樽拥兵自重,功高震主。
他还因为替赵樽辩解了几句,便被前景帝责令告老还乡,赋闲在家。
如今,他不知道赵樽为何会走到造反这一步。
但他相信赵樽的为人,在他的心目中,赵樽就是用生命和青春护佑国土的好儿郎。
但若此事为真,那赵樽跨出这一步,就是走到了大景朝廷的对立面。
这次,他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帮赵樽辩解,如何才能护住赵樽。
听闻张阁老的话,张泓急得直跺脚。
“爹!
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
翰霖那傻小子最是信任朋友,所以才糊里糊涂被卷进去了!
你们想想,他放着京城捞一捞火锅店的生意不管,偏偏要应赵樽的邀约去苍州。
现在不就成了谋反的同党吗?哎呀!”
张鲲沉思一瞬,插话道:“等等,我觉得赵尊不像那样的人,翰林也绝不是那样的人。
会不会……这所谓的造反,其实是有人诬陷?”
“糊涂!”
张鹏厉声喝道,“无论诬陷与否,朝廷都已决定出兵讨伐,如此水火之势,我们要想的是如何保全家族,如何把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账小子弄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