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o章 出兵讨伐(2 / 4)

加入书签

景帝沉声一句,满殿喧哗顿时凝固。

他转向站在文官之的魏丞相,问道:“丞相以为如何?”

魏相整了整被袖口,声音沉稳如钟:“陛下。

臣以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堡垒箭楼不会凭空而立,屯兵之事更有魏大宝亲眼所见。”

他眉头紧蹙,忽然加重语气,“陛下。

若此时不派兵讨伐,只怕会酿成大祸。”

景帝瞳孔骤然收缩。

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厉害。

赵樽在封王之前就一直驻守北关,在苍州已经营多年。

若不是他早有准备,又怎敢如此大胆?

“拟旨。”

景帝也觉得不能再等了。

他站起身,十二冕旒珠玉相撞。

“徐州与苍州一江之隔,徐州需挑起大梁,即刻调徐州军十万先行开赴苍州,朝廷援军不如到达。”

……我是求追读的分割线……

京城下旨紧锣密鼓的在调徐州的兵,而此时徐州甘络县。

徐州军大营内,新铺设的水泥路面在秋日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

宋元庆身着玄色轻甲,腰间佩剑随着稳健的步伐轻轻晃动,靴底踏在坚实平整的路面上出清脆的声响。

他时而驻足,用军靴重重跺几下地面,时而又忍不住蹲下身用手轻轻抚摸,满意的神色在刚毅的面容上舒展开来。

“这水泥当真神奇。”

他低声自语,望着贯穿整个军营的崭新地坪。

往日天晴漫天尘土,雨季时又泥泞不堪的训练场,如今已变成平整坚固的演武场,连带着整个军营都焕出新的气象。

转过校场拐角,震天的喊杀声扑面而来。

数百名士兵正在新铺就的水泥地坪上操练,长枪如林,刀光似雪。

宋元庆抄手而立,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方阵。

他注意到士兵们的动作比往日更加利落,铠甲碰撞声中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呼喝,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昂扬的斗志。

“将军!”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跑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烫金请柬。

“将军。

苍州王府来人,说是王爷特意嘱咐要亲手交给您。

请您务必赏脸,到场喝杯喜酒。”

宋元庆接过请柬,大红的封面上金粉勾勒的鸳鸯花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拇指摩挲过细腻的绢纸,缓缓展开内页。

刹那间,赵樽与韩蕾两个并排的名字如针般刺入他的眼帘。

秋风拂过校场,卷起几片枯叶。

宋元庆的指尖无意识地收紧,请柬边缘被捏出细微的褶皱。

他与赵樽的往事如走马灯般在脑海里闪过——

国子监里并肩诵读的清晨,校场上刀来剑往的切磋,边关风雪中互相扶持的背影。

这份本该令人欣喜的请柬,此刻却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割着他的心。

“韩蕾……”

这个名字在他唇齿间轻轻滚过,这还是他第一次知道韩姑娘的全名。

记忆中那个明眸皓齿,娇俏甜美的姑娘仿佛就站在眼前。

她计算报价时专注的侧脸,讨论工程时灵动的眼神,还有她衣袖间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

宋元庆深深吸了口气,将请柬仔细折好收入怀中。

他转身望向苍州方向,天际线处浮云舒卷。

宋元庆深深的叹了口气。

论交情,他与赵樽从小就是国子监的同窗;论武艺,他与赵樽惺惺相惜;而论身份,他出身世家,赵樽也是京城名门。

不管论公还是论私,赵樽成亲邀请他都在情理之中,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赵樽送请柬给他就是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