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投身于工业建设(3 / 4)
窝煤,就可以自行到蜂窝煤厂购买。
反正,现在不管是北关还是扶风县,这里的百姓参加干活都领了相应的工钱,这些钱就可以流通起来了。
等大家都用上了蜂窝煤,这个冬天就会少冻死很多人。
一位须皆白的老农挤到前排,眯着眼问道:“王爷,这黑疙瘩烧起来烟大不大?老朽家里可有孙子,怕呛着孩子。”
赵樽闻言笑了笑,让老农上台,站到炉子面前亲自感受。
然后从炉子上提起铁壶,给老农倒了碗热水。
“大爷,您尝尝这水可有烟味?”
他转身对众人道,“蜂窝煤燃烧充分,烟比柴火少得多。
只要保持通风,绝不会呛人。”
张翰霖适时地举起一块蜂窝煤,展示上面的十二个孔洞。
“大家瞧见没?这些孔就是让空气流通的,烧得透,烟就少!
晚上睡觉,记得打开一点窗户,留下通风口就不会有事。”
赵樽又笑着补充道:“大伙用上了蜂窝煤,就可以节省去打柴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腾出人手去干活,赚取更多的工钱。”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突突突”
的声响,一队长长的三蹦子车队正从官道驶来,车斗边缘全都被蜂窝煤染得乌漆麻黑。
领队的人,正是曾经出卖赵樽行踪的亲卫张华子。
永安城和凌安城的棱堡修好之后,赵樽就让张华子和钱大富投身于工业建设之中。
现在华昌县筹建制盐厂,需要大量的蜂窝煤做燃料。
所以,赵樽特意又组建了两支三蹦子运输队,张华子和钱大富各自担任一支运输队的队长,两队轮班运送蜂窝煤。
他们俩有一身武艺,虽然不能再留在赵樽身边效力,但有他们俩在,至少可以护卫运输队的安全。
张华子双手扶着车把,脸上带着急切的神情。
“王爷!”
车队刚停稳,张华子就跳下车,从三蹦子的座位下取出一个用布包裹的盒子,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高台边。
“属下从华昌县回来了,王妃托我带了礼物给您。”
一听是韩蕾那丫头带了礼物给他,赵樽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接过那个用蓝布包裹的方正盒子,指尖触到布料时,心头说不出的欢喜。
“可有书信?”
赵樽压低声音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包袱边缘。
张华子摇摇头,却露出神秘的笑容:“王妃只说,王爷一看便知。”
赵樽正要解开包袱,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张翰霖道:“胖头,接下来的演示交给你。
记住要强调夜间封火的方法,别让乡亲们浪费煤块。”
张翰霖拍拍胸脯:“你就放心吧!
我保证把每个婆娘都教会!”
“哈哈哈……”
张翰霖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
赵樽压着唇角的笑意,捧着包袱走到高台后的彩钢瓦棚子下,小心翼翼地解开蓝布。
里面是一个方正的纸盒子,盒子精美异常,包装盒表面不但绘着金边,还有一幅嫦娥奔月图。
掀开盖子,淡淡的桂花香扑面而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块月饼,
每块月饼上都压着不同的花纹:有的是“中秋月饼”
四字,有的是玉兔,还有的竟然是压着“想你”
二字。
“呵呵!
这丫头……”
看到那两个字,赵樽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拿起最上面那块月饼,现底下压着一张薄纸。
赵樽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字,一看就是韩蕾口述,别人代笔的。
“樽哥中秋安康。
华昌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