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终结这些惨剧(3 / 4)
/p>
你的胸襟和格局也比骆大人和我更高。”
唐小童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生怕韩蕾接下来的话会打破自己的期望。
“王妃,我明白这很难。”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微微的哽咽,“我爹娘的坟头草想必已经三尺高,每次想起他们葬在乱葬岗,我的手还是会不自觉地抖。”
韩蕾转头看了看骆海,想询问他的意见,却见骆海早已没了刚才的怒气,而是负手立于窗前沉思。
韩蕾轻抚茶盏,对唐小童温声道:“小童,你想过吗?突厥与大景积怨已久,互市通商牵涉甚广。
朝堂之上,那些大臣们以及民间的百姓会是什么看法?此事一个弄不好,就会有通敌或者是资敌之嫌。”
唐小童闻言伏地磕头:“王妃明鉴,此事阻力重重,我也是思虑再三。
今日斗胆提出,正是想到今年秋收在即。”
他抬起眼来,声音愈恳切,“我去过扶风县与北关,已经见识过手枪之威、棱堡之固。
然突厥若断粮过冬,必会铤而走险。
纵使我军不惧,可战场刀剑无眼,每折一卒,便是一条命,身后便是一个破碎的家啊!”
韩蕾指尖轻扣案几,颔道:“此话在理,我认同你的想法。
如果让边境互市通商能够给两国之间带来和平,能够给两国的百姓带来安定。
我非常乐意这样做。
但……我不能替那些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百姓做主。
我更没有这个资格替他们去忘记这些仇恨。
所以……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
至少,我也要与王爷商量一下。”
听到韩蕾认同自己的想法,唐小童双眼一亮,可听到要与赵樽商量,唐小童眼里刚刚才燃起来的希望之光又黯淡下去。
他脑子里又想起赵樽的爹就战死死在突厥战场上,死在二十七箭的乱箭之下……
赵樽是苍州的藩王,他不知道韩蕾是否能够说服赵樽。
因为,他们谁也没有权利替赵樽去忘记那些仇恨。
不要说朝堂和其他的百姓,仅仅是赵樽这里就是最大的难关。
“王妃,可是王爷那里……”
唐小童心中忐忑。
“你放心吧!”
韩蕾娇俏的眉眼间带起一抹让人安心的笑意。
“这事我自当放在心上,只是你要给我一些时间,我们需要好好的思考筹谋。”
见韩蕾应下了,唐小童眼里瞬间喜极而泣。
他又伏地叩,额角抵着青石板地面,话音哽咽。
“王妃。
商道即人道,这是您曾经跟我说过的话。
若能与突厥通商互市,何至于年年秋收时节百姓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
窗边的骆海转过身来,阳光在他眉宇间投下深深阴影。
他长叹一声:“苍州百姓,确实饱受战火之苦太久了。”
骆海的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松动。
韩蕾见状,对唐小童柔声道:“这事急不来的,你且先回京城照看生意,余下之事……”
“谢王妃成全。”
唐小童急急应道,眼中泪光未褪却已泛起喜色,“我这就赶回京城好生经营,绝不会让王妃为京城的生意操心。”
“我相信你。”
韩蕾柔声道:“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启程不迟。
如今苍州已定,我需要你带一些东西去京城,就放在锦绣坊的库房里,到时候会派上用场。”
“嗯!”
唐小童狠狠的点头,“王妃放心,我一定办得妥妥的。”
待唐小童躬身退出书房后,屋内一时陷入沉寂。
窗外落日渐渐西沉,放在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