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 太阳之血(1 / 9)

加入书签

日子像指间的细沙,悄无声息地流逝。

那个惊心动魄的冬夜之后,又是一个夏天。

阳光依旧炽热,蝉鸣依旧聒噪,小镇依旧弥漫着慵懒而熟悉的气息。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仿佛那个冬天生的意外,只是一场短暂而离奇的噩梦。

但我知道,有些东西,永远地改变了。

我不再是那个可以毫无顾忌地冲出去、凭借着一腔热血就敢直面危险的少年了。

那晚的经历,像一道无形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它没有让我变得更勇敢,反而让我变得更加……怯懦?或者说,是变得更加“理智”

了。

我开始学会在行动之前,反复权衡利弊。

我会下意识地评估风险,计算可能的代价。

面对需要“勇气”

的时刻,我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冲上去,而是后退一步,冷静地观察,谨慎地思考。

有时候,甚至会干脆地选择转身离开。

这种变化是如此微妙,却又如此深刻。

它影响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影响了我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我不再轻易地对陌生人施以援手,不再轻易地为朋友两肋插刀。

我学会了说“不”

,学会了保护自己,也学会了……漠视。

我常常在夏日的午后,坐在自家阳台上,看着楼下嬉笑打闹的孩子们。

他们无忧无虑,充满了活力,就像很多年前的我一样。

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些小事争吵起来,甚至会动手推搡。

放在以前,我或许会上前拉架,或者至少会大声呵斥几句。

但现在,我只是默默地看着,眼神里带着一种旁观者特有的、近乎冷漠的疏离。

我看着那个曾经在河边救起落水女孩的自己,那个在公交车上帮助晕车同学的自己,那个在深夜冒险救助陌生人的自己,感觉像是看到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幻影。

那个幻影充满了力量,充满了热情,充满了……一种我现在已经几乎无法理解的东西。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爬山。

那天天色很好,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有说有笑。

走到半山腰,遇到一个老婆婆,背着重重的柴火,步履蹒跚,看起来非常吃力。

她哀求我们,能不能帮她把柴火背到山下的村子里去。

我的朋友们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们接过老婆婆沉重的柴担,哼哧哼哧地就往下走。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我也想帮忙,但我的身体却像被什么东西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

我能感觉到朋友们投来的不解的目光,但我无法解释。

最终,我只是走上前去,对那个老婆婆说:“婆婆,您歇会儿,等我们下山了再……”

我说不下去了,后面的话哽在了喉咙里。

老婆婆用一种失望而浑浊的眼神看着我,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就靠着路边的石头,休息起来。

我的朋友们很快就回来了,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都带着一种完成好事后的满足感。

他们笑着问我为什么没去帮忙,我只是含糊地说自己力气小,背不动。

他们也没再多问,以为我只是偷懒。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我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在暴雨中冲下河堤、救起小女孩的自己。

如果当时我像今天这样,因为害怕危险、或者仅仅是觉得麻烦,就选择了袖手旁观,那会怎么样?那个女孩会不会就……

我不敢再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