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延迟反应(3 / 4)

加入书签

的转向,而是一种对力学与弹道学极致透彻的理解:她的暴露面,会恰到好处地旋转,与来袭的弹道形成一个精确的75度角。

在如此刁钻的入射角度下,致命的弹头要么只得擦着她装甲的边缘,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音后,带着无力的火花划过冰冷的空气,最终消失在远方天际的混沌之中;要么,因入射角度过大而彻底失去其穿甲动能,在触碰到她复合装甲的那一刻,便被无情地偏转、解构,化为一团扭曲的金属碎片,在空气中耗尽其所有能量。

它们甚至无法在她的哑光装甲表面,留下哪怕一道稍深的痕迹,更遑论贯穿。

这已然不是简单的躲避子弹,而是一种将机械性能、战场数据分析、以及最残酷的生存逻辑,揉合、升华到极致的生存艺术。

AK-15的每一次规避动作,都深藏着对战场环境近乎先知般的精准预判,以及对自身机械极限冷酷到无情的深刻认知。

她清楚地“知道”该用多大的力道进行侧移才能避开杀机,该以怎样的弧度完成翻滚才能卸去冲击,更知道在何时以毫秒级的时间差调整姿态。

这种“知道”,并非人类情感的洞察,而是庞大数据分析与精密计算的结果,就像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装甲在面对何种弹药时会显露出脆弱一样。

这种洞悉,是如此的清晰、冷静,且不带半分人类情绪的波动,纯粹而极致,如同死亡本身。

在枪林弹雨编织的死亡网络中,这份0.3秒内实现的、近乎不可能的精准,比任何单纯的厚重装甲,都更能有效地守护她的存续。

它不是被动地承受打击,而是主动地规避、瓦解威胁,从而将有限的损耗降至最低。

这不仅让她在突击型战术人形的职能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超越常规的优势,更让她走出了一条属于钢铁躯体、由数据与精准构筑而成的独特生存路径——一条在废墟与硝烟中,机械意志得以永恒延续的冰冷道路。

然而,这0.3秒的生死机动,从来都不是凭空生发,亦非天赋异禀的偶然。

它深埋于她每一寸被反复打磨、极致优化的设计之中,宛如串联在一条无形而又坚韧的生存之线上的颗颗珠玉。

每一颗珠子,都浸透着对战场瞬息万变、残酷无情的生与死逻辑的精准算计,是无数次模拟、无数次测试、无数次权衡与放弃的最终结晶。

设计图纸的冰冷文本之上,或许不曾有任何一行字眼明确地书写着“应对低烈度战场”的指令。

然而,只要那些深谙战术人形构造与战场规律的人,能够细致审视AK-15那层层叠叠的金属肌理,便能无声地读懂那份深藏其中的、关于力量与灵活的冷酷平衡。

她的装甲厚度,被削减到没有半分冗余,每一毫克都肩负着其存在的使命。

以上臂外侧那层由钛合金与复合材料构筑的装甲为例,其精确的规格,是经过整整三十轮残酷的弹道测试才最终定下的。

那三十轮测试,是无数次将假想的死亡之刃架上她的躯体,只为寻求那一个、且仅仅那一个,能够兼顾防护与机动性的完美平衡点。

这块装甲的厚度,被精确地控制在刚好能够在一百米距离上,弹开口径为7.62毫米的普通制式弹药,使其携带着的动能化为无力,在冲击点处留下也仅仅是一道浅淡的白痕,而非致命的贯穿。

然而,这精确的界限,其两侧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旦其厚度再增加仅仅一毫米,那微不足道的额外重量,就足以让她的抬臂速度滞缓0.05秒。

而在这场以毫秒计算的生死博弈中,这转瞬即逝的0.05秒,便足以让那追逐而来的死亡弹头,精准地追上规避的轨迹,从而撕裂她的躯体。

反之,若装甲再薄上仅仅一毫米,那便是对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