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水平一般(2 / 4)

加入书签

用三种腔调讲同一个笑话,让莫斯科的工人听了咧嘴大笑,让马赛的水手听了感动落泪,让迪拜的商人听了热烈鼓掌。

以他对各个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在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他都能成为相当不错的演说家。

他不需要稿子,完全能依靠着精彩的演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

他能把一场枯燥的战况汇报说得像史诗一般壮丽,把一次简单的补给请求说得如同末日救赎一般震撼人心。

听众会像被磁铁吸住的铁屑,一排排站好,眼睛放光,喉咙里发出同一个频率的共振,完全沉浸在他的演讲之中。

甚至稍微极端一些,他完全可以建立起那种非常极端的个人崇拜。

麦克风就是神坛,扩音器就是圣坛,他只要低声说一句“跟我走”,人群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动,把他托在浪尖,变成一尊会喘气的偶像。

那种狂热,他见过——在非洲的集市上,人们举着双手,眼神里满是虔诚;在南美的贫民窟里,人们欢呼雀跃,嘴里喊着他的名字;在战火后的废墟上,人们举着断手残肢的标语,眼神里的光比AK的枪口还亮。

可他偏不。

他把那团在喉咙深处熊熊燃烧的火死死摁住,任由它在胸腔里烧,烧得自己半夜咳血,也不肯让它漏出一星半点。

他怕那火一出来,就会把冷场烧成热场,把理智烧成灰烬;他怕那些眼神里燃烧的崇拜,怕那些把他名字当咒语念的夜晚——怕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了那套神话,迷失在那虚幻的光环之中。

所以他把话头掐了,动作干脆得像关掉一盏漏油的灯。

他宁愿让沉默当盾牌,当刀鞘,让沉默把“演说家”三个字活活憋死在喉咙里,也不肯让它跑出来,变成一场可能失控的烟火,把一切都烧得面目全非。

在绝大多数时候,陈树生恰似一座遗世独立、静默矗立的孤峰,孤傲且冷峻,从不凭借言语去为自己在复杂局势中争得那片天地——若用“煽动”一词来描述,或许更为精准贴切。

陈树生心里明镜儿似的,深知这所谓的“煽动”,其本质便如熊熊燃烧的火焰。

说来也巧,不知是否天意故意捉弄,“煽”这个字里本就带着“火”,而用火去行事,本身就潜藏着引火烧身的巨大风险。

虽说这样的解释或许有些牵强附会,但其中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想必并无差错。

他宛如一位隐匿于尘世喧嚣之外的神秘隐者,习惯将那些本可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能言善辩的话语,硬生生地咽进喉咙的最深处。

那些话语,就像是被投入黑暗无底深渊的一颗颗火种,在他的胃里悄然无声地慢慢发酵。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化作一股奇异而又炽热的冷火。

这股冷火在他体内肆意地燃烧着,烧得他胸口滚烫,仿佛有一团炽热无比的岩浆在他的胸腔之中疯狂翻滚,好似要将他的身体从内部彻底熔化。

然而,他却始终紧紧地闭着嘴巴,像守护着最珍贵的宝藏一样,不肯让旁人闻到一丝一毫的烟味。

仿佛那若有若无的烟味一旦飘出,就会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巨石,打破他精心维持的、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世界。

说到底,在他内心最深处,真正令他畏惧的,并非是那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的冷场。冷场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片短暂飘过的阴云,转瞬即逝,根本无法在他心中掀起太大的波澜。他真正害怕的,是那热烈到近乎疯狂、足以将人吞噬的热场。

他太清楚自己体内蕴含的能量了,那是一种能够颠覆一切、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一旦他开口,那些字句就会如同失控的等离子体,带着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巨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