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以彼之矛,迎彼之盾(2 / 4)
nbsp;“哈哈……殿下说得好!”
也不知道谁带头起哄,顿时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青海湖边飘荡着欢快的气氛,文武官员们不像出征打仗的,反而更像出来旅游的。
儿子帮自己找回了场子,李瑛心情大好,趁机搜肠刮肚,想到了一首符合当前场景的诗,决定对李白发起反击,维护自己“诗王”的形象。
也不对,自己现在已经晋级成为“诗帝”了,是时候捡起穿越者的必备技能了。
“听五郎这么一吟诵,朕也来了灵感,诸位卿家听好了,朕也赋诗一首。”
李瑛在马上摇头晃脑,并让李白敲响手鼓伴奏。
“咚~咚~咚~”
伴随着抑扬顿挫的鼓点,李瑛提高嗓门,高声吟唱。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这首诗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李白的作品。
在组建开元诗馆的那段时间里,李瑛把李白、王维、杜甫、王昌龄等人公开发表的作品全部网罗了一遍,基本掌握了个大概。
根据李瑛的记忆,李白的这首《塞下曲》还没问世,那就以彼之盾迎彼之矛。
你小子不是让我作诗吗?那我就用你的作品对付你。
而且,就算李白这首作品写出来但没公开也没关系,你方才不是说跟朕开玩笑吗,那朕也可以跟你说开玩笑!
你要问朕怎么知道的,那你猜猜看?
更何况以李瑛对李白的了解,他写诗都是即兴发挥,基本上写出来就会天下皆知,留着作品以后公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瑛话音落下,周围的一群官员立刻纷纷称颂,各种马屁滚滚而来。
“陛下大才,此乃神作!”
“陛下虽然日理万机,为国家殚精竭虑,但胸有才华,果然是张嘴即来!”
“我大唐皇帝上马能横槊,下马能赋诗,虽秦皇汉武,不能相比也,便是太宗文皇帝,也是稍逊一筹啊!”
独有李白陷入了沉思之中,总觉得大唐皇帝这首诗弦外有音。
“陛下是不是借古喻今,用汉朝的麒麟阁比喻现在?
汉武帝时期,汉军灭了匈奴,麒麟阁上只有霍去病的画像,而没有其他人。
陛下的意思是灭了吐蕃之后只给李光弼进凌烟阁,没有其他人的事情,包括我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