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朕就是有道明君(2 / 3)
已经设立了巡抚司、银监司、航海司、市监司、文教司、医疗司六个重要的机构。
但到目前为止,这六个部门职称混乱,与六部下辖各司名称相同,主官级别不明,臣建议陛下对此进行更改,以做到职责明确,等级分明。”
“嗯……太白所言有理!”
李白捻着胡须,对李白的建议表示赞成。
按照目前的政治制度,六部各自下辖四司,共有二十四司,各司的主官是五品的郎中。
李瑛新设立的这六个部门以“司”
命名,很容易和六部下辖的各司弄混,让人也摸不清各司的主官是什么品级,确实应该进行一番完善。
随后,李瑛动满朝文武群策群力,给这六个部门取一个新的机构名称。
目前大唐朝廷的政治框架为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外加一个御史台,李瑛新组建的这六个部门自然不能和六部尚书相比,甚至比九寺也要稍逊一筹,大概与五监相等。
按照满朝文武的意见,一部分人支持用“寺”
作为六大机构的统一名称,另外一部分人则支持用“监”
统称。
最后还是李瑛拍板做了决定:“这六个机构都是全新的部门,为了表示与九寺五监的区别,朕认为应该用一个崭新的名称。
既然用‘司’太混乱,那就改称‘局’好了。
自今往后,银监司改成银监局、巡抚司改成巡抚局、市监司改成市监局、航海司改成航海局、文教司改成文教局、医卫司改成医卫局,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李瑛话音刚落,满朝文武一片称颂。
尤其是九寺的那些寺卿,他们本来就不希望这新设立的六个部门和自己平级,那样会削弱九卿的含权量,现在陛下要把机构名称定为全新的“局”
,他们自然高举双手赞成。
接下来,李瑛又将六个局的主官官职统一设定为“令”
,但却效仿九寺五监,根据职责不同,品级略有不同。
自从李瑛弘武改制之后,六部尚书全部擢升到了从二品的品级,六大部门的主官虽然职责不同,但品级却是相同,并没有高低之分。
但九寺五监的主官却有些差别,其中大理卿、太常卿都是从二品,与六部尚书品级相当。
其他的太府寺、鸿胪寺、光禄寺、司农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等七个部门的主官全部是正三品。
这并不是李瑛给各司设置的品级,而是自从隋朝便这样,李瑛的改革只是把所有官职向上提拔了一个等级而已。
而五监的品级更是不同,其中少府监、国子监、将作监三个部门的主官都是正三品,与九寺寺卿品级相等。
但负责制造兵器的军器监监正只是正四品,而管理全国水库、河流的都水监主官更是只有区区的正五品,与六部下辖的各司郎中品级相当。
因此李瑛决定效仿九寺五监的制度,给六大局的主官根据职责轻重设置不同的品级。
“自即日起,医卫令、文教令、银监令、巡抚令设为从三品,市监令、航海令为从四品。”
李瑛用掷地有声的语气做了最后的裁决。
这六个部门之中,医卫局掌管全国的医院以及赤脚郎中的管理,还要防控瘟疫的生,责任重大,所以李瑛将医卫令设定为从三品。
文教令掌管全国的公办学堂,管理三十多万的公办老师,职责同样重大,故此主官设为从三品。
银监令掌管全国各地的公有银行,负责百姓存钱取钱,兑换不同的货币,是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故此主官设为从三品。
需要一提的是,大唐的经济机构目前由四个部门组成,其中户部负责统筹、核算、调配全国的赋税收入,但国库却由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