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集 新军整训(2 / 4)

加入书签

/p>

商鞅勒马停在两人面前,沉声道:“蒙恬,王翦,你们麾下的士卒,昨日的阵法操练是全营第一,可弩箭命中率还差了两成——明日起,你二人各领五十卒,加练一个时辰的弩箭,敢接吗?”

蒙恬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敢接!

三日内,定让麾下士卒的弩箭命中率再提一成!”

王翦也跟着躬身:“末将亦敢接!

若三日后未达标准,愿自请罚俸一月,与士卒同练!”

商鞅点头,目光扫过两人身后的士卒,又道:“你们要记住,身为伍长,不是比士卒多挣几分爵位,是要带着他们多学几分本事,多活几条性命。

河西之战里,有多少伍长为了护着麾下士卒,死在魏人的刀下?他们的魂看着你们,你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这话像重锤敲在王翦心上。

他想起河西之战时的伍长赵老栓,那人快五十岁了,头都白了大半,却还拿着长矛冲在最前面。

最后魏人反扑时,赵老栓为了护着他和李二,硬生生用身体挡住了一支魏人的弩箭,临死前还攥着他的手腕说:“小王,带着弟兄们……守住河西。”

“末将谨记!”

王翦的声音有些哑,却字字铿锵。

商鞅不再多言,勒马继续前行。

阳光渐渐爬上山头,金色的光洒在五万新军的黑甲上,反射出冷冽的光泽。

蒙恬侧过头,看了王翦一眼,低声道:“明日寅时,咱们营外的土坡见——我带了我爹给的弩机校准法,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怎么让弟兄们练得更快些。”

王翦点头,心里泛起一股暖意。

他与蒙恬自咸阳演武场相识,一起上了河西战场,一起献策立功,如今又一起当着伍长,虽偶有争执,却比亲兄弟还亲。

他知道蒙恬的父亲蒙武是军中宿将,家里藏着不少兵书和练兵法子,蒙恬肯拿出来分享,是真把他当自己人。

检阅结束后,各营士卒有序散去,王翦领着麾下的五十卒往自己的营帐走。

李二凑到他身边,小声道:“伍长,加练弩箭俺不怕,就是俺那把弩机的弦有点松,夜里冻了之后,总觉得不准——你能帮俺看看不?”

王翦停下脚步,接过李二手里的弩机。

这弩机是河西之战后新领的,木质的弩臂上还刻着工匠的名字,弦却是旧的,上面有几处细微的磨损。

他手指摩挲着弦,道:“夜里把弩机搬到营帐里,别放在外面冻着——弦冻脆了容易断,也会影响准头。

下午我去军需官那里,给你领根新弦,再教你怎么校准弩机。”

李二咧嘴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多谢伍长!

俺一定好好练,不拖咱们队的后腿!”

其他士卒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问题——有的说阵法记不全,有的说劈砍时手腕没力气,还有的说听不懂兵法里的“知己知彼”

王翦耐心听着,一一记在心里,最后道:“阵法记不全的,今晚咱们在营帐里画图,我一句一句教你们;手腕没力气的,明日加练举石锁;听不懂兵法的,我用河西之战的例子讲给你们听——咱们是一个队,要一起进步,谁也不能落下。”

士卒们听了,都露出兴奋的神色。

他们大多是河西本地人,去年还是种地的农夫,如今成了秦军士卒,心里既盼着能挣爵位,又怕自己本事不够拖后腿。

王翦这样一说,他们心里的不安少了许多,脚步也轻快了不少。

回到营帐后,王翦立刻铺开竹简,开始画阵法图。

他记得蒙恬说过,阵法不能死记,要结合地形记——比如“雁行阵”

适合开阔地,“鱼鳞阵”

适合攻城,把这些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