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集 跨区调粮(2 / 2)
。
郡守王绾亲自到码头迎接,看着粮袋被一一卸下,他激动地握住船长老周的手:“辛苦了!
有了这些粮食,就能先稳住成都的灾民了。”
老周笑着摇头:“都是分内之事,后面关中与陇西的粮队,也该快到了。”
果然,两日后,关中的粮队经褒斜道抵达汉中,再转水运,顺利抵达成都。
又过了三日,陇西的粮队也克服栈道险阻,将粮食运到。
此时,距离朝廷下达调粮令,刚好十日。
成都粮仓内,王绾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立刻下令开展赈济。
役卒们按“每户三口以下两石,三口以上三石”
的规矩,将粮食分给灾民。
一位老妇捧着粮食,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朝廷!
多谢官府!
我们终于有粮吃了,不用再逃荒了!”
消息传回咸阳,内史府内一片欢腾。
冯去疾拿着蜀地送来的奏报,对众人说道:“跨区调粮机制次在大规模灾情中启用,便取得了如此成效。
十日之内,三地粮食齐聚蜀地,不仅平抑了粮价,更稳住了民心。
这不仅是粮食的胜利,更是秦国治理能力的体现!”
而在蜀地,洪水渐渐退去。
王绾组织灾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同时下令将剩余的粮食分给农户,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临邛县尉李信看着农户们重新种下庄稼,感慨道:“若不是朝廷的跨区调粮机制,蜀地这次怕是要元气大伤。
有了这机制,无论哪处郡县遭遇灾荒,都能及时得到援助,秦国的根基,也会越来越稳。”
渭水的风,吹过成都粮仓,带着新粮的香气。
粮卒们正忙着将剩余的粮食存入仓中,仓监们则在案前仔细记录入库数量。
远处的农田里,农户们正弯腰劳作,夕阳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绾站在粮仓高处,望着这一切,心中无比坚定:秦国的跨区调粮机制,不仅是一条运输粮食的通道,更是一条连接民心的通道。
有了这条通道,秦国便能在灾荒面前从容不迫,守护好每一位百姓的生计,也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