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集 仓储制度(2 / 3)

加入书签

所需兵器,常平仓调拨粮草,由驿站加急运往雁门郡。”

“诺!”

内侍领旨退下。

李斯说道:“大王,有了完善的仓储制度,朝廷应对此类突情况,便能从容不迫。

以往,兵器与粮草调拨往往需要数月时间,如今有了专门的仓库和管理制度,不出十日,所需物资便可送达雁门郡。”

嬴政点点头:“正是如此。

当年秦国与赵国交战,便是因为粮草供应不及时,导致战事失利。

如今有了充足的仓储和规范的管理,我大秦再也不会因物资短缺而误了大事。”

三日之后,雁门郡。

太守赵平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不断挑衅的匈奴骑兵,心中焦急万分。

就在昨日,城中的兵器已所剩无几,粮草也仅够支撑三日。

若朝廷的支援再不到达,雁门郡恐怕难以守住。

“太守大人,您看!”

一名士兵指着远处喊道。

赵平顺着士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道路上,一支运输队伍正朝着雁门郡赶来,队伍中,不仅有满载粮食的马车,还有推着兵器的推车。

“是朝廷的支援到了!”

赵平激动地喊道。

很快,运输队伍抵达雁门郡城下。

负责押运的官吏见到赵平,连忙上前说道:“太守大人,奉大王旨意,特运来兵器五千件,粮草一万石,支援雁门郡。”

赵平连忙命人打开城门,迎接运输队伍入城。

看着源源不断送入城中的兵器和粮草,赵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有了这些物资,我们定能守住雁门郡,击退匈奴!”

次日,雁门郡城门大开,赵平率领士兵,手持新调拨的锋利兵器,带着充足的粮草,向匈奴起反击。

匈奴骑兵没想到雁门郡突然有了如此充足的物资支援,一时之间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狼狈逃窜。

战后,赵平向嬴政上书,称赞秦国的仓储制度为雁门郡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嬴政看了奏折,心中更加坚定了完善仓储制度的决心。

数月后,关中的旱情得到缓解,百姓们在官府的帮助下,重新播种了庄稼。

王伯家也因为之前领取的粮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这天,王伯听说官府正在组织百姓修缮粮仓,他主动报名参加。

在粮仓修缮现场,王伯看到几名官吏正在检查粮仓的墙体和屋顶,还有人在记录粮仓的粮食数量。

“官爷,这粮仓每年都要修缮吗?”

王伯好奇地问道。

一名官吏回答说:“是啊。

每年秋收前,我们都会对粮仓进行修缮,检查是否有漏雨、鼠患等问题,确保粮食能够安全储存。

同时,我们还会对粮仓中的粮食进行盘点,核对数量,确保账实相符。”

王伯听了,不禁感叹道:“官府想得可真周到啊!

有这样的粮仓和管理制度,我们百姓的日子就有了保障。”

官吏笑着说:“这都是大王的英明决策。

大王常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展。

而充足的仓储,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嬴政统一六国的前夕。

此时的秦国,仓储体系已十分完善,从都城咸阳到偏远郡县,各类仓库星罗棋布,粮食、兵器、物资等储备充足。

在灭楚之战中,秦国大军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持续作战,正是得益于完善的仓储制度。

前方大军所需的粮草和兵器,通过便捷的运输网络,从各地仓库源源不断地运往战场,为秦军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