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集 水利之功(1 / 4)

加入书签

《大秦水利风云》

第一章:辉煌水利之始

秦国,这片广袤且充满生机的土地,在变革的浪潮中日益强盛。

而水利工程,无疑是秦国崛起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早在多年前,秦国便大兴水利,那些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修筑而成的大型水利设施,已然成为了秦国大地上的生命线。

郑国渠,那是秦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

由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它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关中大地之上。

清澈的水流顺着渠道潺潺而下,灌溉着周边数不清的农田。

曾经那些靠天吃饭,时常因干旱而颗粒无收的土地,在郑国渠水的润泽下,焕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原本稀疏的麦苗,如今长得郁郁葱葱,到了收获时节,麦浪滚滚,金黄一片,粮食产量比起往昔翻了好几番。

都江堰亦是秦国水利的杰作。

李冰父子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带领着万千百姓,在岷江之上筑起了这一伟大工程。

它巧妙地分水、泄洪、排沙,既驯服了汹涌的岷江,让其不再肆意泛滥,危害沿岸百姓,又能在旱季时合理分配水源,保证农田灌溉所需。

都江堰所在之处,百姓安居乐业,村落日益繁荣,曾经水患频的噩梦早已远去,留下的只有丰收的喜悦和安宁的生活。

秦国的这些水利设施,不仅改变了国内农业的面貌,让百姓们衣食无忧,也在防洪抗灾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

每当暴雨倾盆,河水暴涨之时,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渠道、堤坝便能有效地疏导洪水,将可能造成的灾害减到最小。

百姓们望着洪水顺着水利工程有序地流走,心中对这些水利设施满是感激与敬畏。

第二章:水利工匠之壮志

随着秦国的不断展,国内的水利工匠们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们的目光望向了更遥远的地方,望向了那些还未被水利恩泽惠及的偏远地区。

在咸阳城的一处工坊内,几位资深的水利工匠围坐在一起,桌上铺着的是秦国的山川地图。

老工匠赵石目光坚定地指着地图上那些标记着偏远村落的地方,说道:“兄弟们,咱们秦国如今靠着这些水利工程,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可你们看,那些偏远之地,还时常遭受干旱之苦,庄稼收成微薄啊,咱们得想办法把水利网络延伸过去,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众人纷纷点头,年轻一些的工匠孙明激动地说道:“赵师傅说得对,咱们学这一身手艺,不就是为了让秦国处处都能有水可用,再无旱涝之忧嘛。

只是这工程浩大,怕是要耗费诸多人力财力啊。”

赵石微微一笑,拍了拍孙明的肩膀:“咱秦国如今国力强盛,只要咱们拿出可行的方案,国君定然会支持的。

而且咱们齐心协力,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于是,这些工匠们开始了日夜的谋划。

他们顶着烈日,穿梭在那些偏远的山谷、荒原之间,考察地形,记录水流走向,分析哪里适合筑坝,哪里适合开渠。

他们的衣衫被汗水浸湿,又被烈日晒干,反反复复,却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心中只想着早日让水利工程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第三章:新工程之筹备

经过数月的勘察与谋划,水利工匠们终于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水利工程拓展计划。

他们将计划呈递给了秦国朝堂之上的国君与诸位大臣。

朝堂之上,国君看着那厚厚的计划书,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

他深知水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若能将水利网络延伸到偏远地区,秦国的国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丞相吕不韦站出来说道:“陛下,此计划若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