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集 新君感恩(3 / 3)

加入书签

的人,您放心,我早有准备。

当年您推行变法时埋下的那些律法条文,那些按军功提拔的将官,那些从底层上来的官吏,都是秦国的基石。

谁想动变法,就是动整个秦国,我不会答应,秦国的百姓也不会答应!”

卫鞅定定地看着他,忽然笑了,眼角的泪滑下来,滴在石桌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好,好……有君上这句话,我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那天下午,驷陪着卫鞅在园子里坐了很久,听他讲当年在魏国丞相府当中庶子的日子,讲第一次见到秦孝公时的紧张,讲徙木立信时百姓的怀疑,讲在河西之战中如何用新法训练的士兵击败十倍于己的魏军。

阳光渐渐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交握的藤蔓。

临走时,驷站在府门前,看着卫鞅拄着拐杖送出来,忽然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卫鞅吓了一跳,连忙去扶他,却被他按住手。

“先生,”

驷仰着头,目光灼灼,“当年先君托孤,让您辅佐我。

您不仅辅佐我,更给了我一个强大的秦国。

这份恩情,驷没齿难忘。

今日我在此立誓,只要我活着一日,秦国的变法就绝不会废止。

我会让先生的理念,像渭水一样流淌在秦国的土地上,让秦国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诸侯之上。

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卫鞅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君主,鬓角的白在晚风中微微颤动。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难以察觉的颤抖:“君上快起来,折煞老臣了……快回去吧,天色晚了。”

驷站起身,又深深作了一揖,这才转身上车。

车驾缓缓驶动时,他再次掀起车帘,看见卫鞅依旧站在门前,夕阳的金光洒在他身上,像给这位改变了秦国命运的老人镀上了一层永恒的光辉。

车轮滚动,载着新君的誓言驶向远方。

而那座安静的府邸里,卫鞅拄着拐杖,望着渐渐消失在街角的车影,忽然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毕生的心血,终究是有了归宿。

渭水汤汤,终将载着这变法的火种,流向更远的未来,让秦国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诸侯之林的巅峰。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