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集 民间的疾苦(3 / 4)

加入书签

他的孙子也终于能吃上一顿饱饭,脸上渐渐有了红润之色,开始跟着村里的夫子识字念书了。

各地受灾的地区,在官府的帮助下,房屋修缮一新,农田也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干劲十足,纷纷表示要好好种地,为秦国的强盛出一份力。

而卫鞅看到百姓们的生活渐渐改善,心中甚是欣慰。

他又下令在各郡县开办一些工坊,招收那些有手艺或者愿意学习手艺的百姓,让他们能通过做工增加收入,进一步改善生活。

第七章:长远谋划

卫鞅深知,这一时的救济只是权宜之计,要想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富足的生活,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秦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展。

他召集了秦国各地的商贾,鼓励他们扩大生意,同时降低了一些商业赋税,前提是商贾们要雇佣一定数量的贫困百姓。

如此一来,商业展带动了就业,百姓们又多了一条挣钱的途径。

在农业方面,卫鞅邀请各国的农技师来到秦国,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并且推广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的产量。

他还向孝公提议,加大对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在各地修建水渠、堤坝,确保农田灌溉和防洪,让百姓们不再受旱涝之灾的威胁。

孝公对卫鞅的这些谋划十分认可,大力支持,拨出了大量的钱财和人力供他调配。

第八章:民心所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些曾经困苦的百姓如今都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街头巷尾,百姓们谈论的都是商君的好,夸赞他心系百姓,是秦国的大恩人。

“要不是商君啊,咱这一家子早就饿死了,哪能有现在这好日子过呀。”

“就是就是,商君制定的那些法,虽然严了些,可都是为了咱秦国好,现在又帮咱们解决了困苦,真是难得的好官呐。”

在秦军之中,像大牛这样的士兵听闻家中情况改善,更是对卫鞅感激涕零,作战时更加勇猛无畏,都想着要多立战功,报答商君和秦国的恩情。

而卫鞅依旧每日忙于政务,看着秦国日益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变法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只要能让秦国强大,让百姓幸福,那便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九章:新的挑战

然而,秦国的强大和卫鞅的威望引起了一些旧贵族的嫉恨。

他们原本就对变法不满,如今见卫鞅又因为救济百姓之事深得民心,越觉得不能让他继续得势了。

甘龙暗中联合了一些贵族,开始在朝堂上弹劾卫鞅,说他擅自挪用官府钱财用于救济,有专权之嫌,还说他如此做是为了收买民心,意图不轨。

孝公虽然信任卫鞅,可面对众多贵族的弹劾,也不得不让卫鞅做出解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卫鞅站在朝堂之上,神色坦然,他将这些日子深入民间看到的百姓困苦,以及制定救济措施的初衷和取得的成效一一详细道来。

“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秦国的长治久安,为了我大秦的百姓。

若百姓困苦,国家根基不稳,变法又何谈成功?还望君上明察。”

卫鞅言辞恳切地说道。

孝公听后,心中已然明白,他呵斥了那些弹劾的贵族,力挺卫鞅继续推行救济之事以及变法的后续举措。

第十章:坚定前行

经过这场风波,卫鞅愈意识到,变法之路任重道远,不仅要面对外部列国的压力,还要时刻提防国内旧贵族的暗中破坏。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依旧每日穿梭在民间与朝堂之间,不断完善救济措施,同时进一步深化变法的其他内容。

在他的努力下,秦国的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