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集 穆公悔过重整军备(1 / 4)

加入书签

罪己诏下,秦火重燃

咸阳宫的铜钟在暮色里撞出第三响时,秦穆公嬴任好正站在偏殿的窗前。

案上堆叠的竹简沾着未干的墨痕,最顶端那卷用朱砂圈着&0t;崤山阵亡将士名录&0t;七个字,墨迹已被指腹磨得灰。

殿外飘着入冬的第一场雪,雪花落在阶前的青铜鹤上,簌簌有声,像极了那些永远回不来的兵卒临死前的喘息。

一、素服临朝

早朝的钟声比往日沉了三分。

当内侍尖细的唱喏划破宫阙,文武百官踏入朝堂时,都被殿上的景象攥紧了心——秦穆公没有穿玄色龙纹朝服,一袭洗得白的素纱单衣裹着他佝偻的脊背,腰间系着麻绳,鬓角的白在烛火里泛着霜色。

&0t;君上&0t;右相蹇叔刚要开口,就被穆公抬手止住。

老君主走到殿中,目光扫过阶下垂的群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0t;崤山之战,三万儿郎埋骨荒野,皆因寡人一念之私。

&0t;

青铜鼎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着他眼角的浊泪。

百里奚的灵位还摆在侧殿,那个总爱摸着胡须说&0t;民为邦本&0t;的老臣,若还在,此刻定会按住他颤抖的手。

可如今只有蹇叔拄着拐杖,枯瘦的指节泛白,却始终没说一句话。

&0t;孟明视。

&0t;穆公忽然唤道。

站在武将列的青年出列,甲胄上的残痕还没打磨干净,正是从晋国归来的三将之。

他单膝跪地,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0t;臣罪该万死。

&0t;

&0t;你无罪。

&0t;穆公的声音陡然拔高,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0t;是寡人不听蹇叔之谏,是寡人被东进的执念蒙了心窍!

&0t;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胸前几道征战留下的旧疤,&0t;当年寡人亲征晋国,三战三败都未曾低头,可今日,寡人要向全天下认错!

&0t;

内侍捧着一卷竹简上前,穆公接过,对着殿外的风雪朗声道:&0t;秦伯任好,敢昭告于天:崤山之败,罪在寡人。

轻举妄动,致将士暴尸;刚愎自用,负百姓所托。

自今日起,减膳食,撤钟鼓,抚遗孤,振军备。

若三年之内不能雪此恨,寡人愿卸王畿,以谢天下!

&0t;

话音落时,雪粒打在殿外的青铜兽上,出细碎的声响。

群臣齐刷刷跪倒,山呼&0t;君上万岁&0t;的声音里,竟带着几分哽咽。

二、崤山忠魂

三日后,一支由三百辆马车组成的队伍驶出咸阳东门。

每辆车上都插着白色幡旗,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身着孝服,亲自护送灵柩前往崤山。

车辙碾过结冰的渭河桥面,孟明视掀起车帘,望着岸边送别的百姓。

有白老妪捧着陶罐,将温热的米酒洒在车轮经过的地方;有孩童举着简陋的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0t;还我父兄&0t;。

他攥紧了腰间的秦锐剑,剑鞘上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那是崤山之战前,父亲百里奚亲手为他系上的。

队伍行至崤山谷地时,正值黄昏。

夕阳把两侧的山崖染成血色,山涧里还能看见散落的盔甲碎片和锈蚀的兵器。

当地向导指着一处堆满白骨的斜坡说:&0t;将军请看,那便是秦军阵亡之处。

&0t;

孟明视翻身下马,踩着碎石攀上斜坡。

雪地里露出半截断裂的矛杆,矛尖还嵌在一块黑的骨头上。

他蹲下身,用手拂去积雪,现下面压着一枚铜制的兵符,上面刻着&0t;右庶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