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集 后金八旗制度与辽东汉民户籍改造(2 / 5)
,架在了苏文清的脖子上,“由得你们想不想?反抗者,杀无赦!
告诉你们,这苏家屯,从今天起,就是我们正黄旗巴布泰旗下的牛录了!
你们这些人,以后就是我们的属民,生是我们的人,死是我们的鬼!”
冰冷的刀锋贴着皮肤,苏文清能闻到那刀上散出的血腥气。
他看着妻子惊恐的眼神,看着儿子紧握着拳头却又不敢上前的样子,心中充满了绝望。
他知道,大明的天,在辽东,真的塌了。
属于他们的那个以“户帖”
为根基的世界,已经被无情地打碎了。
一个陌生而残酷的新秩序,正伴随着马刀和怒吼,强行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第二章牛录之下
苏家屯被强行编入正黄旗巴布泰旗下的一个牛录,编号为“第三十七牛录”
。
所谓“牛录”
,苏文清后来才慢慢弄明白,这是女真人的一种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最初以每三百人为一牛录。
如今,随着后金在辽东的扩张,牛录的编制也变得复杂起来,大量汉民被强制编入其中,成为了“汉牛录”
或“包衣牛录”
。
苏文清一家,被登记在了一个名叫穆尔泰的女真牛录额真(牛录领)名下,成为了他的包衣。
包衣,满语意为“家奴”
,虽然名义上不是奴隶,但实际上却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了旗主和牛录额真的私属,需要为他们耕种土地、服劳役,甚至在战时随军服役。
曾经的大明民户苏文清,一夜之间,身份彻底改变。
他不再拥有自己的土地,苏家屯的田地被重新丈量,大部分肥沃的土地被分配给了迁入的女真兵丁,剩下的贫瘠之地,才允许他们这些包衣耕种,但产出的大部分粮食,都要作为“赋税”
上交。
更让苏文清难以接受的是户籍的改变。
后金的户籍登记远比明朝的户帖要粗暴和简单。
几个女真文书拿着笔和本子,挨家挨户地询问,姓名、年龄、性别、有无手艺,甚至连家里有几只鸡、几头猪都要登记。
至于他们以前在明朝的户籍是什么,做什么营生,一概不问,也不关心。
“苏文清,男,三十二岁,妻王氏,子苏明远,十五岁。”
一个文书用生硬的汉字在一本粗糙的册子上记录着,“备注:无特殊手艺,定为耕奴,编入穆尔泰牛录下第四甲喇(甲喇为牛录下的编制,约五十人)。”
没有了“民户”
的身份,没有了土地的所有权,苏文清感觉自己就像一株被连根拔起的野草,漂浮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
他怀里再也没有那本磨得亮的户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用绳子系在腰间的小木牌,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和所属牛录、甲喇的编号。
这就是他在新秩序下的“身份证明”
。
“爹,这算什么事儿啊?”
苏明远年轻气盛,看着自家的田地被女真兵霸占,心里充满了愤懑,“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大明的子民,凭什么让他们这么欺负?”
苏文清赶紧捂住儿子的嘴,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小声点!
别乱说!
让女真兵听见了,是要掉脑袋的!”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惹上麻烦,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想要安稳地活下去,又谈何容易。
编入牛录后,各种劳役就接踵而至。
今天是去修城堡,明天是去挖壕沟,后天又是去给女真贵族运送粮草。
苏文清和村里的男丁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被牛录额真的亲兵用鞭子抽打着集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