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科举开始(1 / 4)

加入书签

黄蓉在阐述观点时,偶尔会微微前倾身子,这个动作让凤袍更拢合地描绘出她优美的身形线条。

她的建议总是切中要害,既有大局观又不失细节考量。

冯衡则更注重文献考证,她的声音柔和却很有说服力,说话时纤细的腰身挺得笔直,显露出雍容华贵的风范。

三人就这样坐在殿内,阳光渐渐爬升,将他们的身影拉长。

黄蓉的金色凤袍在光线中熠熠生辉,将她窈窕的身姿衬托得愈雍容华贵。

冯衡的月白凤袍则如同晨雾中的月光,将她纤细柔美的体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们时而低声交谈,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执笔批注。

每一个动作都自然优雅,与这庄严的金銮殿相得益彰。

杨过一边处理着政务,一边细心留意着两位佳人的状态。

见她们虽然专注,但眉宇间仍带着几分疲惫,便温声道:

“这些奏折不急在一时,你们若是累了,不妨稍事休息。”

黄蓉抬眼看他,唇角含笑:

“过儿,我们不累。

只是科举在即,这些细则还是早日定下的好。”

她说话时,凤袍的衣领微微一动,更显出她颈项的优美线条。

冯衡也柔声应和:“蓉儿说的是。

这些政务关系着天下学子前途,确实应当慎重。”

她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袖,动作间自有一股书卷气息。

杨过见她们如此认真,便也不再坚持。

三人继续商讨着政务,阳光缓缓移动,将这座金銮殿映照得更加辉煌。

两位绝世美人的身影在光晕中显得格外动人。

她们曼妙的身姿与认真处事的神情,为这庄严的殿堂增添了几分难得的温馨。

时间一晃而过,三天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

晨光初露,京城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晓雾中,但各条主干道上已经人声鼎沸。

今日是龙国开国以来次大科举的日子。

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从四面八方涌向京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忐忑。

太学门前,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

来自各地的学子们排成长龙,等待着进入考场。

他们中有身着锦袍的世家子弟,也有穿着朴素的寒门学子。

有白苍苍的老者,也有意气风的少年。

每个人手中都紧握着考引,那是他们通往梦想的通行证。

“十年寒窗,今日终见分晓。”

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学子喃喃自语。

他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手中的考篮,指节因用力而微微白。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太学那扇即将开启的朱红大门,眼中既有憧憬,又带着几分不安。

旁边一位中年书生整理着自己的衣冠,低声对同伴说道:

“听闻此次科举改制,不仅考经义策论,还要考实务。

这若是考到农事水利,我等读书人可如何是好?”

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忧虑,额角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怕什么!”

另一个身材魁梧的学子朗声道:

“圣上开科取士,要的是真才实学。

我平日除了读书,也常研究各地物产民生,说不定正合圣意!”

他挺直腰板,自信满满地环视四周,引得不少学子投来钦佩的目光。

在队伍的另一处,几个来自江南的学子正在低声交谈。

“张兄,你准备得如何?”

“不敢说万全,但《治国策》我已倒背如流。

只是不知圣上会出什么题目”

“听说圣上重视实务,我特意研读了新颁的《农政全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