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新政施行天下震动(2 / 3)
p>各部文武百官已经将杨过说的新政整理出大概轮廓,有了一个基本雏形。
这五日里,六部衙门灯火通明,官员们废寝忘食,日夜不停地商讨、拟定各项细则。
宰相府邸更是人来人往,各部尚书、侍郎进进出出,脸上都带着凝重而又兴奋的神情。
他们呈报给杨过看之后,杨过仔细翻阅着厚厚的奏章,玄色龙袍在晨光中泛着庄重的光泽。
他端坐在御书房的金丝楠木书案后,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纸页,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行字。
偶尔他会提起朱笔,在奏章上批注几句,字迹苍劲有力。
“准。”
杨过放下最后一本奏章,抬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宰相:
“即可实行,在全国各地颁布新政。”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臣遵旨!”
宰相躬身领命,脸上带着肃穆的神情。
一时间,各个新政条令从京城出,下达各地。
驿卒骑着快马,背着装有政令的竹筒,从各个城门飞驰而出,扬起阵阵尘土。
运河上,官船张满风帆,载着重要的文书向南驶去。
整个帝国的通信系统都忙碌起来,将新政的消息传向四面八方。
最先接触的就是京城。
在京城里面,各处粘贴皇榜告示:城墙根下、市集口、衙门前,都贴上了黄纸黑字的皇榜。
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识字的人大声念着,不识字的人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为滋育万民,厚生利用,特颁行《新式农工要术》,令天下州县推行,着有司督办。”
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书生站在人群前,朗声念着皇榜上的内容:
“第一:农事之本,重增产“
农人们顿时睁大了眼睛,有人不自觉地向前挤了挤。
“推广代田法与区田法,由司农寺绘制图册,分各州县,派农博士至乡里,实地教导百姓轮作、休耕、深耕、密植之法,以保地方。
“
几个老农相互对视,眼中露出欣喜的神色。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喃喃道:
“这可是好事啊,要是真能学到新法子,收成说不定能多几成。”
“改良农具:推行曲辕犁,省力深耕。
推广水车、筒车等灌溉之器,尤适用于坡地、高地,令旱地得灌,丰年可期。”
一个年轻农夫兴奋地拍了下大腿:
“早就该这样了!
我舅舅家就用的曲辕犁,比咱们的老犁省力多了!”
“选育新种,设皇庄为试验田,择优选取耐旱、抗虫、高产之稻麦桑麻良种,免费分予农户试种。”
这下连围观的妇人都激动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要是真能领到好种子,明年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书生继续念道:“第二:工巧之利,普惠日用“
工匠们立刻竖起了耳朵。
“推广新式织机,改进纺纱、织布之机巧,令一人之工,可得五人之绢,使民间女红获利倍增。”
织工们惊喜交加,一个中年织妇激动地拉着同伴的手:
“要是真能这样,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普及水泥之法,此物非金非玉,乃以石灰、黏土煅烧研磨而成,遇水则坚,胜于夯土。
用于修筑水渠、谷仓、道路、堤坝,可保百年稳固,免年年劳役之苦。”
泥瓦匠们交头接耳,有人疑惑地问:“这水泥当真如此神奇?”
“示范沼气池与堆肥之术,令人畜粪便、秸秆杂草入池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