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265章 年前慰问(3 / 3)
起来了!”
东子抬头望去,红灯笼在风里晃悠,像一团团跳动的火,把半边天都映红了,连树上的雪都像是暖了几分。
水灵笑着说:“等我们送完最后一家,村里的灯笼肯定都挂起来了,到时候比现在还热闹,走夜路都不用打手电。”
最后一站是五保户刘爷爷家,送完东西出来时,天已经擦黑了。
村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昏黄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映出人们贴对联、包饺子的身影——有人举着对联比位置,有人擀着饺子皮,连孩子都在旁边帮忙递馅儿。
擀面杖“咚咚”
的声音混着孩子的笑闹飘出来,暖得人心尖颤。
东子推着自行车,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说:“你看,咱们这一趟没白跑,你看王奶奶、李大爷的笑,比啥都强。”
秀秀点点头,呵出的白气裹着满足,在冷空气中慢慢散开:“可不是嘛,这年味儿,就是靠咱们一起凑出来的,你送点礼,我添句祝福,就暖起来了。”
晚风里飘来饺子的香味,混着酱油和醋的气息,勾得人直咽口水。
新宇把空竹筐叠起来,突然想起什么,从棉袄内兜掏出几颗水果糖,糖纸在灯光下亮晶晶的,像小镜子,分给东子和秀秀:“这是王奶奶塞给我的,说让我们甜甜蜜蜜过年。”
三人站在路边,剥开糖纸把糖含在嘴里,甜味在舌尖慢慢散开,从嘴里暖到心里。
他们看着村里的灯光一盏比一盏亮,听着远处偶尔传来的鞭炮声,都笑了,笑声在巷子里飘着,和年味融在了一起,像暖融融的歌。
葫芦湾的年,就这样在一袋袋带着温度的米面里,在一幅幅映着笑脸的年画里,在一声声裹着真心的祝福里,热热闹闹地来了——像雪地里的炭火,烤得人心里暖;像窗台上的灯笼,照得路里亮;更像乡亲们手里的糖,含在嘴里甜,记在心里暖,把整个村子都裹进了年的温柔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