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2章 以身作则(2 / 3)
看我、我看你,没人再敢吭声。
寸头员先弯下腰,把自己车上的编织袋又紧了紧,跨上车闷头往村口方向骑;戴草帽的也赶紧跟上,车后座的柿子晃得更厉害,汁水洒了一路。
没一会儿,仓库门口就只剩下许前进、小吴和小欣欣三个人,风一吹,更显冷清。
小欣欣往许前进身边靠了靠,小手攥着他的衣角,小声说:“前进叔,那些爷爷也太不讲理了。
小吴叔叔明明是为了合作社好,他们还说难听的话。”
许前进摸了摸小欣欣的头,没接话,转头看向小吴。
月光落在小小吴脸上,能看见他眼底的红血丝。
许前进掏出烟盒,抽出两支烟,递了一支给小吴,自己也点上一支。
烟雾在夜色里慢慢散开,裹着点烟草的焦香,也裹着两人的沉默。
“选举的事,你听说了吧?”
许前进先开了口,声音比刚才低了些,“现在村里不少人都选东子,你要是没选上,也别气馁。”
他顿了顿,看着小小吴的眼睛,语气很认真,“能上,咱就一起把合作社再做大点,让村里人多赚点钱;不能上,咱就撤——到时候我把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交给你,你接着干,哥信你。”
小吴接过烟,却没点,只是捏在手里转着圈,烟卷被捏得变了形。
他靠在仓库的铁门上,铁门冰凉的触感透过薄薄的工装传过来,让他打了个轻颤:“前进哥,我现在……啥都不想干了。”
他的声音很轻,像被风吹得要散:“你还记得咱刚办合作社的时候吗?就咱三个人,骑着一辆破三轮车,跑遍了周边的村子收小麦。
晚上就在仓库里打地铺,就着咸菜啃馒头,连口热汤都喝不上,可那时候心里亮堂——觉得只要好好干,总能让葫芦湾的人过上好日子。”
“可现在呢?”
他苦笑了一声,眼角泛红,“有些人觉得咱拿了合作社的好处,背地里说咱‘中饱私囊’;有些人觉得咱瞎折腾,说‘还不如以前单干自在’;还有些人,就拿咱的忍耐当软柿子捏,今天要放玉米,明天要预支分红,不给就说咱‘忘本’。
前进哥,当个想办实事的村官,咋就这么难呢?”
他吸了吸鼻子,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呢喃:“有时候我真想打包回老家,再也不掺和这些事了。
至少回家能看见老婆孩子,不用在这受委屈。”
“别这么说。”
许前进掐灭烟,把烟蒂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你再回家好好想想——不管你选不选,不管你干不干,哥都支持你。
想通了,就给我打个电话,咱再商量。”
小吴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两人就这么靠着铁门站着,夜色里只有风吹过白杨树的“沙沙”
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叫声。
小欣欣看他们俩都不说话,也识趣地没吭声,只是蹲在地上,用手指画着地上的光斑。
过了好一会儿,小吴才抬起头,语气里带着点怀念:“前进哥,还是咱刚办合作社的时候好啊。
那时候人少,事也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算累,也觉得踏实。”
许前进也笑了,眼神里泛起暖意,像落了点月光:“是啊,那时候多好。
咱第一次收到大订单的时候,你激动得半夜起来给玉米称重,还说‘以后要让葫芦湾的玉米卖到全国去’。”
“可不是嘛。”
小吴也笑了,疲惫的脸上终于有了点光彩,“那时候你说‘要让葫芦湾的人都住上砖瓦房,让娃们都能上好学’,我还不信,现在看,咱也快做到了——村里盖了新小学,去年还有三户人家盖了二层楼。”
许前进拍了拍他的后背,力道很稳:“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