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86章 重回基地(2 / 3)

加入书签

p>正好最近订单不忙,抽个工人没问题。”

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七点半,赶紧抹了把嘴,“娘我不在家吃了,厂里还有点事,先走了。”

“去吧去吧,路上慢点。”

香玲挥挥手,看着儿子跨上摩托车,突突突的引擎声搅碎了胡同的宁静,那车屁股后还冒着股淡蓝的烟,才转身回屋。

日头爬到竹竿高的时候,金灿灿的光洒在菜地里,许前进已经踩着自行车到了蔬菜基地。

车铃铛还在叮铃铃地响,远远就看见二懒叔蹲在田埂上抽烟,烟卷燃得只剩个烟头,他往地上一摁,火星子溅起来又灭了,周美丽正拿着个小本子记着什么,笔尖在纸上沙沙走,旁边还站着七八个农业社的社员,都是脸熟得不能再熟的街坊。

“哟,许书记挺准时啊。”

二懒叔看见他,拍了拍手站起来,他穿着件洗得白的蓝布褂,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上面还沾着点泥星子。

许前进支好自行车,车把往旁边的杨树上一靠,摘了草帽扇着风,风里带着股青草香:“那可不,这蔬菜基地可是咱农业社的命根子。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靠这大棚蔬菜过日子,能不上心吗?”

他往地里瞥了眼,绿油油的茼蒿长得正旺,叶片上还挂着晨露,太阳一照,亮得像撒了层碎钻,“今年这茼蒿品相不错啊。”

周美丽笑着接话,手里的笔还在本子上转:“可不是嘛,杨涵前阵子刚调了肥料比例,氮磷钾配得匀,长得比往年都水灵。”

她正说着,杨涵从大棚里钻了出来,裤腿沾着点湿泥,手里还拿着把小铲子。

“杨涵,我听说这茼蒿能治失眠?”

二懒叔赶紧凑过去,眼睛亮闪闪的,像见了糖的孩子,“我最近总睡不着,瞪着房顶数羊到后半夜,要不回头摘点回去试试?”

杨涵是农业大学的实习生,戴副黑框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睛透着斯文,说起农活却头头是道:“叔,茼蒿确实有安神的功效,不过得焯水后凉拌着吃,别放太多盐,不然反倒燥得慌。”

他蹲下身,手指轻轻碰了碰茼蒿的叶子,“您看这几棵长得最壮,茎秆粗实,回头我帮您选,保证管用。”

“那敢情好,”

二懒叔笑得皱纹都挤到了一块儿,眼角的褶子里像藏了蜜,“还是你们读书人懂行,不像我们,只知道往嘴里塞。”

许前进在一旁看着,也跟着笑,手里的草帽扇得更欢了:“行了,别闲聊了,说说今天的活儿。”

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上面记着昨晚列好的清单,字迹歪歪扭扭却清楚,“黄瓜架得赶紧搭,藤蔓都快爬满地了,再不架起来该烂果了;西红柿苗要疏叶,底部的老叶都得摘掉,不然捂着不通风,容易长蚜虫;还有那几棚草莓,该疏花了,留太多果子长不大,个个都跟小拇指似的。”

他把纸条递给周美丽:“美丽姐,你把人分分工,搭架子的、疏叶的、疏花的,各管一摊。

我去看看那几台灌溉机,昨儿听秀秀说有台好像出了点毛病,抽水的时候老咕嘟咕嘟响。”

“成,”

周美丽接过纸条,清了清嗓子开始点人名,“二懒叔,你带俩人搭黄瓜架,记得把竹竿插稳点,别让风一吹就倒;三婶,你带着几个人去疏西红柿叶,看准了老叶再摘,别把新叶给揪了……”

众人应声散去,田埂上顿时热闹起来。

搭架子的噼里啪啦敲着竹竿,竹片碰撞的脆响像放小鞭炮;疏叶的蹲在地里窸窸窣窣摘着叶子,时不时还聊两句家常;还有人推着小推车往大棚里送有机肥,车轮碾过田埂的声音混着说笑,在晨光里荡开老远,惊得菜畦里的蚂蚱蹦得老高。

许前进走到灌溉机旁,蹲下身检查水管接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