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66章 第三站二懒家(2 / 3)
,院里也种着向日葵,跟咱葫芦湾差不多,我熟得很。”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旁边的小虎子,眼里带着点笑意,“你也知道,这小虎子往我家跑了三四趟,磨得我没法子,说想把葫芦湾的故事拍成电视剧。”
他拿起桌上的一个小葫芦摆件,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光滑的纹路,那葫芦被盘得油亮,透着温润的光:“他说,要让更多人认识葫芦湾,了解葫芦湾,喜欢葫芦湾。
说实话,我真挺感动的,他这股子执着劲儿,让我没法拒绝,所以就来了,想实地采点料子,写剧本心里也踏实。”
“好啊好啊!”
二懒叔猛地拍了下大腿,震得桌上的茶杯都晃了晃,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这小虎子可不光能干,还待见文化这些事儿,我们村的族谱都是他牵头弄的,一页页抄,一个个问,细致得跟绣花儿似的!”
他转头看向徐大国,语气里带着股不容分说的热乎劲儿,“今天说啥也得在我家吃饭,中午就在这儿吃,别想跑!”
“行啦行啦,二懒叔。”
小虎子笑着摆手,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眼里闪着点期待,“那你可得整几个硬菜,要不然我可不敢在这儿当陪客,回头大国先生该说我招待不周了。”
“哎呀,放心!”
二懒叔拍着胸脯保证,嗓门亮得能传到院外,“咱直接从川香园叫菜,辣子鸡、炖排骨、滑炒肉片,你想吃啥随便点,保管让你俩吃舒坦!”
“好好好,这还差不多。”
小伙子这才笑着应了,拿起块西瓜塞进嘴里。
一旁的蛮子刚把切好的西瓜端上来,红瓤黑籽,摆得整整齐齐,听见这话忍不住插了句嘴,眼睛瞟了二懒叔一眼,带着点小骄傲:“大国先生,我们家这口子的‘懒’啊,那都是老皇历了。
他现在可是脱胎换骨,自打我们俩凑到一块儿,那些懒毛病一点点都改了,现在村里人谁见了不竖大拇指?”
她看向二懒叔,眼里的笑意像刚熬好的蜜,浓得化不开,“他这人啊,可圈可点的地方多着呢。”
“行了,别夸了,再夸我可要飘上天了。”
二懒叔嘴上说着,嘴角却咧到了耳根,他拿起一块最大的西瓜递给徐大国,指尖捏着瓜皮,语气忽然沉了沉,“大国先生,我倒有个请求,你看能不能把蛮子也写进剧本里?她这一辈子,说起来就是一个时代的影儿——一个被爹卖了的女人,从山那头逃出来,一路颠沛流离到我们葫芦湾,中间的那些坎坎坷坷,能活到现在,跟我成个家,不容易啊。”
他拿起一块西瓜,却没吃,就那么捏着,指腹按在冰凉的瓜皮上:“她的故事,真能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知道,以前的日子有多难,才能惜福不是?”
“好的好的,二懒叔。”
徐大国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牛皮封面的小本子,又摸出支钢笔,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墨点在纸上晕开个小圈,“你们说啥,我就记啥,你放心。”
他看向小虎子,笑着扬了扬下巴,“你说是吧,小虎子?”
“那还用说!”
小虎子往嘴里塞了块西瓜,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淌,含糊不清地说,“大国先生可是省作协会员,还是咱市文联主席呢,写出来的东西绝对地道,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徐大国看着眼前这对夫妻,二懒叔眼里的认真像晒足了太阳的麦粒,饱满又实在;蛮子脸上带着点平静,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点沧桑,却又透着股经历过风雨的韧劲儿。
他忽然觉得手里的小本子变得沉甸甸的,纸页上仿佛已经印满了故事。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慢悠悠地晃。
空气里飘着西瓜的清甜,混着院角葫芦藤的淡香,还有灶房里飘来的柴火味儿,缠在一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