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64章 大国来访(2 / 2)

加入书签

p>徐大国往藤椅上坐时,动作轻轻的,像怕惊扰了屋里的时光。

他望着许前进,眼神里带着真切的期待:“那可太好了,许大哥,您慢慢说,越细越好。

我就爱听这些实在的,日子过成了故事,故事里又都是日子,这才是最耐读的。”

窗外蝉鸣还在继续,可堂屋里的空气像是变了味,混进点新酿的期待。

许前进搬了个小马扎坐在对面,看着许大国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那些埋在记忆里的老时光,像院子里的青枣似的,沉甸甸挂着,就等有人来摘,好好说道说道。

他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灶房里传来水壶烧开的哨音,尖锐又热闹,倒像是给这即将开始的絮叨,奏起了前奏。

小虎子在一旁连忙补了句:“许大国先生,恳请您好好的记录下来,到时候咱们拍成最富农村经历的电视剧。”

又转向许前进,语气里带着敬重,“许支书,你可要好好配合啊。”

许前进刚把搪瓷杯往桌上放稳,闻言立刻直起腰,脸上堆着客气的笑,朝许大国伸出手:“徐老师,久仰大名啊,您的文章我在市报上常读,写得是真接地气,字里行间都是咱老百姓的日子味儿。”

徐大国握着他的手轻轻晃了晃,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渗过来,带着种让人踏实的实在劲儿。

他笑着点头,声音不高不低,像晒暖的棉絮,听着格外舒服:“许支书客气了。

我也是常听小虎子念叨,说您把村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那年修灌溉渠,硬是领着乡亲们啃下了硬骨头。

今儿能见到您,是我的荣幸。”

“嗨,那都是分内的事,”

许前进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缩回手挠了挠后脑勺,“村里的事,离了大家伙儿的力气,啥也干不成。

倒是徐老师,能沉下心写咱乡下的事,这才不容易。

我家老婆子就常说,您笔下那些庄稼、果树,比她伺候得都上心。”

“那是因为乡土里有真东西啊,”

徐大国笑起来,眼角纹路舒展开,带着点温和的亲切感,“根扎在这儿,写出来的字才站得住脚。

以后怕是要常来叨扰许支书,多听听村里的故事,您可别嫌我烦。”

“瞧您说的,”

许前进连忙摆手,往屋里让着人,“您能来,那是给咱村增光呢。

快喝茶,我让老婆子沏壶新摘的槐花茶,您尝尝鲜。”

“那敢情好,”

徐大国应着,目光扫过院里晒着的玉米棒子——金黄金黄的,在日头下闪着光,墙根下几丛指甲花开得正旺,红的粉的簇在一块儿,嘴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听着就有股子清香味儿。”

小虎子跟在一旁,见两人聊得热络,偷偷咧开嘴笑了——他就知道,这两位,一个懂乡土的魂,一个扎乡土的根,准能说到一块儿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