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34章 好事连连(1 / 2)

加入书签

“前进哥,昨天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光是景区门票就售了八万多张,连送的优惠券,免费票,还有暑假儿童免票,保守估计昨天来葫芦弯村游玩的人得在十万人之上,这可是久违的人气啊,这在全县旅游景区排行榜上都是第一名,可喜可贺啊!”

听到小吴陈述,许前进按断通话的刹那,指尖的震颤还没褪去。

他站在葫芦湾村头那棵老槐树下,望着东山旅游度假村方向飘来的彩色气球——红的、黄的、粉的,在秋阳里晃晃悠悠,像一串炸开的喜悦。

风里裹着嘉年华的喧闹,烤玉米的焦甜混着孩子们的尖叫漫过来,漫过他粗糙的掌心,像股温热的泉,淌过干涸了太久的心田。

眼角忽然有些潮,他抬手蹭了蹭,倒像把那点湿意蹭得更浓了。

“前进哥,傻站着干啥?”

香玲端着刚拌好的凉菜从院里出来,竹篮把手在胳膊上勒出浅痕。

见他背对着自己抹脸,她忍不住笑,“刚才还在电话里都快蹦到房梁上了,你倒好,转瞬间又在这儿偷偷抹眼泪了?”

许前进转过身,黝黑的脸膛泛着红,连眼角的皱纹里都嵌着笑:“你不懂。

这不是十万个人头的事。”

他指着村口那座青石板铺就的石拱桥,桥栏上新刻的“葫芦湾”

三个字还泛着石粉白,“前年汛期冲垮老石桥时,满村人都戳我脊梁骨,说我放着安稳日子不好好过,非要搞什么‘合作社一体化’,是吃饱了撑的,这次他们都知道合作社的厉害了吧!”

香玲手里的盘子顿了顿。

她怎会不记得?那时许前进刚和美丽姐等人承包了北山果园,紧接着又包了南山东山,拿南山的石头钱和果园钱开东山旅游项目,说要把葫芦湾和东山旅游度假村连起来。

又是修木栈道,又是把村民的土坯房改成民宿,还倡议大伙儿把果园圈起来搞采摘。

头两年游客稀稀拉拉,别说赚钱,连信用社的贷款利息都快还不上,背地里多少人叫他“前进傻子”

,经过实践证明,前进的思想路线是先进又有远见的,再看看现在的葫芦弯,谁能想到曾经是个连出行都得走山路的村庄。

“现在呢?”

许前进突然提高了嗓门,像个攥着糖块的孩子孩子胜利,“今天外边的人都往咱葫芦湾跑,光采摘园就进了八千多块!

王寡妇家的农家乐,晌午十二点就把二十只炖土鸡卖光了,她男人坟头的草都该笑弯了!

对了,菜做好了,赶紧回家吧,估计二懒叔应该快到了吧?”

话音刚落,西边传来摩托车突突的轰鸣,由远及近。

二懒驮着蛮子直奔过来,蓝布衫下摆被风掀得扑扑响,身后跟着扛着两箱啤酒的蛮子,老远就嚷嚷:“前进你个抠门货!

请客就请客,还拿话挤兑人?”

他把竹篮往石桌上一墩,“啪”

地揭开盖布——里面码着油光锃亮的卤猪蹄,酱色里泛着琥珀光,“知道你小子今个高兴,特意绕到东头老李家顺的,这可是他老爷子传下来的手艺!”

蛮子把啤酒箱往地上一墩,铁皮碰撞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他挠着头嘿嘿笑:“前进啊,我刚从渡口过,见着三辆大巴车往咱这开呢。

许会计说,光优惠券就了三千多张,顶得上上个月整月的数!”

许前进抓起个猪蹄就往嘴里塞,油汁顺着指缝往下滴,含糊不清地喊:“走吧二懒叔,咱们回家喝酒喝酒!

香玲,把西厢房柜顶上那瓶藏了三年的梅子酒搬出来!”

香玲笑着转身,刚踏进门坎,裤兜里的手机就“叮铃”

响了。

她接起来“嗯嗯”

两句,突然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