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21章 又出大事(2 / 3)

加入书签

天能挣两百,现在一百五都得跟年轻人抢着干,稍慢点就被人截了活。”

“所以我觉得,富贵姐这事儿,算是间接给咱们提了个醒。”

小吴的声音不高,却像石头落进水里,句句都能砸出响,“现在经济不景气,咱们得保守点,先把脚跟站稳了,打稳仗。”

他从裤兜里掏出张报纸,是前几天的《乡村报》,边角都折得皱,上面还沾着点泥土,“你们看这上面报道的,南边那个曾经多有名的富村,靠着开矿富了十几年,说垮就垮了,村集体账户里的钱一夜空了,家家户户又变回了住土坯房的日子,简直退回了解放前。

人从穷日子过到富日子,容易;可要是从富日子跌回穷日子,太难了。”

他把报纸往台阶上一放,风一吹,报纸掀了个角,露出下面印着的“警示”

两个黑体字:“那种反差,谁都受不了。

就像咱们合作社,前几年赚了钱,家家户户盖了砖瓦房,添置了冰箱彩电,现在要是出点岔子,这些东西能当饭吃?不能。

所以我把大家伙叫过来,就是想咱们一起,把这事想透了,再做决定。”

“小吴说得在理。”

周美丽接过话,她平时爱琢磨事,说话也有条理,指尖还捏着根豆角没放下,“现在国际大环境就不好,那个新闻我每天都在看,国内的、国际的都看。

市场上的生产资料早就供大于求了,咱们必须开源节流。”

她抬眼看向小吴,眼神里带着点认真,“就像上次我跟你提的东山温泉计划,我看就算了吧,别再往下推进了。

现在周边三个村子都在搞温泉民宿,咱们再砸钱进去,怕是连装修的成本都收不回来,纯属白扔钱。”

二懒和大喇叭三嫂等人都赞同的点了点头,耐心的听着他们的演讲。

许前进从槐树上取下草帽,往脸上扇了扇,风里带着热气,却也吹散了额角的汗:“美丽姐说得对。

现在不是以前了,以前是遍地机会,闭着眼都能摸到钱;现在不一样,创业难,守业更难。”

他把草帽往头上一戴,帽檐压得低了些,遮住了半张脸,“咱们农业社能有今天,是大家一镢头一锄头刨出来的,春播时顶着霜,秋收时淋着雨,不能因为贪多,把老本都赔进去。”

钢蛋蹲在地上,用手指在水泥地上划着圈,指甲缝里的泥垢蹭在地上,画出淡淡的印子:“那东山的股份……咱不们接了?”

“接不接,得再合计。”

小吴把笔记本合上,边角的纸页被他捏得皱,“但有一条得先定下来:接下来半年,所有新项目都停了,先把手里的果园、大棚管好。

果树该剪枝剪枝,大棚的菜该追肥追肥,咱们先稳住,等这阵风头过了再说。”

小猴子突然插了句嘴,声音脆生生的,像颗石子扔进水里:“那要是有人想退出合作社呢?就像富贵姐那样,把股份卖了走。”

许前进看了他一眼,眼神软了些:“想走的拦不住,强留也留不住心。

但咱得让留下的人心里踏实,知道合作社能扛事。”

他往台阶上凑了凑,槐树叶的影子落在他脸上,“小吴刚才说的‘从富日子跌回穷日子’,我最怕这个。

咱们这代人,穷日子都过过,知道啃窝头、喝稀粥的滋味。

现在日子刚好过点,可不能掉以轻心。”

大喇叭三嫂把搪瓷缸往旁边的石台上一放,缸底磕出“当”

的一声脆响:“我听着,先按小吴说的来——新项目停了,东山的股份先不接,等看看再说。

至于富贵姐那边,前进过去问问,她到底为啥要卖,是家里有难处,还是听了外人撺掇,要是真有难处,咱能帮就帮一把,都是一个系统的,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