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65章 葫芦弯的喜宴(1 / 2)

加入书签

十月的风裹挟着金桂甜香掠过葫芦湾村,将村口老槐树上的红绸带吹得猎猎作响,宛如千百面小旗在树梢翻涌。

农业合作社的大锅饭食堂前,六座由松枝与红绸精心扎制的拱门次第排开,彩旗沿着蜿蜒村道铺展成绚烂长河,在秋日暖阳下翻涌着喜庆的浪花。

最巍峨的喜门上,"

热烈祝贺许和平、徐小英百年好合"

的烫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墨迹未干的笔触里还凝着昨夜写喜联时的热忱。

凌晨五点,后厨已蒸腾起白茫茫的雾气。

三嫂裹着蓝布围裙,指挥年轻媳妇们往灶膛添柴,火苗欢快地舔舐着直径一米的黑铁锅,锅内十八只老母鸡正咕嘟咕嘟地冒着乳白浓汤,醇厚肉香混着姜片、桂皮的辛香,顺着烟囱飘向沉睡的村落。

案板上,二懒架着老花镜,将花生碎与芝麻粒细细拌入喜糖,瓷碗碰撞的脆响、菜刀剁肉的咚咚声,与灶膛的噼啪声交织成独特的晨曲。

当村口大槐树上的晨露尚未散尽,迎亲队伍的唢呐声已破空而来。

许和平身着笔挺西装,胸前红玫瑰在朝阳下娇艳欲滴,身后二十余名年轻小伙组成的"

亲友团"

抬着贴满双喜的红木箱笼,浩浩荡荡地穿过飘满彩带的村道。

许小英的闺房内,伴娘团正踮着脚为她整理婚纱,层层叠叠的蕾丝裙摆铺满雕花土炕,在斜射的阳光里泛着珍珠母贝般的柔光,与墙上的囍字剪纸相映成趣。

上午时分,食堂前的晒谷场化作人的海洋。

许前进的表兄弟们开着锃亮的小轿车,从邻县蜿蜒而来,在村道排成长龙;小英家的叔伯们挑着竹筐,筐里装满自家晾晒的核桃、新收的红枣,喜气洋洋地跨过红绸门。

镇上的干部、隔壁村的书记,还有与许前进合作多年的宋老板、富贵姐等人相继到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被这喜庆氛围感染的由衷笑意。

迎亲队伍到来,锣鼓声骤然响起,结婚典礼正式开始。

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大红绸缎铺就的背景板前,"

永结同心"

四个金字被彩灯环绕,璀璨夺目。

许和平与许小英十指紧扣,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踏上红毯。

许小英的婚纱拖尾扫过满地玫瑰花瓣,头纱在秋风中轻轻扬起,恍惚间仿佛坠入凡间的仙子,引得台下村民纷纷举起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证婚人致辞完毕,许前进缓步登台。

他穿着浆洗得笔挺的中山装,衣角还留着熨烫时的折痕,望着台上依偎的新人,眼眶泛起晶莹泪光:"

今天是咱们葫芦湾村大囍的日子!

和平与小英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在座各位乡亲的帮衬。

"

他深深鞠躬,白在阳光下微微亮,"

感谢镇上领导的关怀,感谢亲朋好友的远道而来,更要感谢合作社的兄弟姐妹们连日操劳!

大伙敞开肚皮吃,待会我定要挨桌敬酒!

"

周美丽踩着红布鞋登上舞台,特意换上的枣红色针织衫衬得她容光焕,短间别着的白山茶随着步伐轻轻颤动:"

我看着和平和小英从小玩到大,今儿个见他们成家,心里头比喝了蜜还甜!

这不仅是两个孩子的喜事,更是咱全村的大热闹!

"

她笑着扫视台下,"

咱们农业合作社准备了三十桌流水席,管够管饱,大家吃好喝好!

香玲,你上来讲两句啊!

"

香玲挥了挥手,“我就不了美丽姐,我得忙着招呼亲戚朋友!”

话音刚落,八百响的鞭炮轰然炸开,噼里啪啦的声响震得满树红绸簌簌翻飞,硝烟散去时,第一道菜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