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在不存在的地铁站下车(2 / 4)
到四环去了,你要是大方点,二环里,我估计还能考虑考虑。
不过,说实话,当年师父教我的时候,却并没有说什么夸大其词的话,也并没有和我说有什么特殊的功效。
二十年前,那会儿我刚记事,记得家里住的还是平房土炕,那会虽然已经过了困难时期,家家的生活水平也就是刚刚开始好转,听爷爷说,我五六岁的时候家家还得用粮票买粮食呢,不过好在我的爷爷奶奶都是铁饭碗,父母也是国企的正式职工,在当年,我家那就算是非常宽裕了,逢年过节单位分的福利鸡鸭鱼肉、水果等等几乎能够全家几个月完全不用花钱去市场买菜。
每逢过年也是一样,别家的小孩还要看着大人放的整挂鞭炮放完去满地的红纸堆里翻找没有点燃的小鞭,我已经完全实现了鞭炮自由,腊月二十三满街摆摊卖鞭炮的时候,爷爷就第一个领着我去买,我也并不贪心,一挂“八百响”
、一把“窜天猴”
就能让我乐一过年。
记得是十二岁的过年,那一年的雪特别大,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放炮,我们那会儿,小孩们并不会一气把一整挂鞭炮放完,而是小心翼翼的把鞭炮引信拆开,拆成一个一个的慢慢放,但是,当时大人放炮都是用烟头点燃,我们岁数小,也不会抽烟,就人人随身带着一次性打火机。
那天,我们从中午开始在雪地里放炮,小孩也不知道冷,足足玩到天色转黑,几个小孩都说得回家吃饭了,于是就散了。
我揣好剩下的小鞭,抹了一把鼻涕,就顺着路边往家走去。
那会儿因为都是平房,特别我们北方住的都是砖瓦房,家家都有一个小院,这一小片区域的住户聚集在一片还有个大院,其实就和现在的小区有点相似,只是那会儿都是居委会管理,没有小区物业而已。
我家的小院在整个大院的中后方,我从大院的大门洞进来之后就径直往家走去,这时天色已经接近全黑,好在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灯光倒映在雪地上,雪地一片洁白,我因为从小就近视,雪地里还有很多冻硬的冰面,所以走的有点慢。
这时,前方拐角处走出来一个头戴狗皮帽子,身穿黑色棉袄的老人,之所以说我确定是老人,并不是我看得清,而是,我小时候冬天这身打扮的基本都是五六十岁往上的。
老人走的不快,擦身而过的时候,我明显感到一阵夹着雪粒的冷风从脸前刮过,但是我并没多想,那会的大院都是砖瓦房,家家房顶的浮雪都会因为刮风而一片一片的洒下来,这也是南方孩子没见过所以完全无法想象的。
正在这个时候,身后的老人忽然说话了,
“小伙子,你有洋火嘛(火柴因为以前是外国人明并买到华夏的,所以最早的老人们都把火柴叫洋火)?”
我立马站住,伸手从兜里掏出一次性打火机,转过身来,对着老人说,
”
我这有打火机。
“说着把打火机递给老人
老人缓缓的从黑棉衣的里怀兜掏出了一只白色的卷烟,伸手接过我递过的打火机,
”
谢谢啊,小伙子。
“老人咔吧一声打着打火机,点燃了叼在嘴里的卷烟。
这时,身后传来了奶奶的喊声
”
大孙子,又跑哪玩去了,赶紧回家吃饭,今儿大年三十。
“
”
哦,来了,奶奶。
“我一转身,正看见奶奶在十来米远的地方站着,我也忘了要回打火机,紧跑几步来到奶奶身边。
奶奶见我过来,数落了我几句,”
多冷的天儿啊,一天就知道瞎跑。
“
我傻笑了两声,”
知道了,奶,回家回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