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金庸:这个叫李轩的年轻人,他比我更懂慕容复(6 / 8)

加入书签

    这种气质就颇有点像断水流大师兄啊。

    但李轩他就有着绝对不错的才华.

    “这一次可让你在圈子里名声大噪了,刚好还听说,你拿到了《天下第一》反派一号的邀约.应该两个月后就要去拍摄了吧。”

    “嗯”

    可以说,这一次能顺利的捞到铁胆神侯的位置,慕容复的表现力功不可没——当然,金庸亲自提的报纸,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所以说,你现在也是烈火烹油了,《天下第一》算是近些年里,武侠题材里关注度最高的企划了,之前一直流传这个角色是香江戏骨刘松人的虽然说那边可能不太愿意当绿叶,但他好歹也是戏骨级的角色啊,在香江也是名声显赫的,七十年代还当过主角咖的.”

    只是后来,演技精湛,但他的生态位逐渐的往下掉,最终只能成为绿叶戏骨。

    不过,王劲崧也轮不到为他叹息的地步.毕竟,他只是从一线主角退回到绿叶的位置,而他只能回到学校教书育人,算是半个被淘汰掉了,也比不得的啊.

    李轩也觉得,前世的铁胆神侯,演的是真的好,也一举将他的事业开到第二春去。

    “所以老师你们想说,其实我演这个角色是有点勉强的德不配位,会反受其害?”

    “不,我像说的是,王京选了你当反派一号,其他人非但不会有反驳,甚至还会主张给你加戏。”王劲崧说道。

    啊?

    还有这种操作?

    然后,李轩就听着解释,知道为什么了给自己这‘德不配位’的人加戏,反而能够衬托主角团他们,反正扣掉的戏也只会减支线,扣配角的戏份,和主角团有什么关系。

    他们可都是各个圈子的代表捧上来的

    李轩嘴角抽搐,竟然就还有这样的弯弯绕绕,以前确实没想过那么多。

    今天一听,好像就是这么个道理,为什么以前看剧,总是有人演技形象不咋地,但是戏还特别多,一开始还以为是背景深厚,结果就是被推出来背锅和衬托的。

    《天下第一》是大制作,但也是原创作。

    原创这个东西,天然具备不稳定性,《天龙八部》这种十拿九稳的作品,自然是谁镜头多谁更好,原创作品可能会成为黑历史呢,特别还是发挥极不稳定的王胖子制作的作品。

    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的啊。

    对此,李轩也能说是个哭笑不得了吧这大概就是资本所追求的‘确定性’?

    有的投资人的目的是为了票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