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尾声的余波【十一】(5 / 7)

加入书签

堂。

    感受着现场观众们满怀期待的目光,李安轻笑着放下麦又拿起来。

    “首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勃拉姆斯的确在整个创作时期都经历着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

    “但是我的观点是,勃拉姆斯的艺术成与克拉拉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或者说间接关系都无比薄弱。”

    李安此言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发生了些明显的变化。

    对于绝大多数听众,这样的结论无异于直接颠覆了大家对于勃拉姆斯的认知。

    紧接着众人脑海中蹦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克拉拉,勃拉姆斯会是今天大家所听到的勃拉姆斯吗?

    答案是肯定不会啊。

    怎么想也不会啊。

    勃拉姆斯可是为克拉拉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勃拉姆斯作曲生涯中的精华所在啊。

    可李安老师

    此时梁山倒是对于李安的说法表示理解,并且他一点也不意外,这个话题本是他想和李安私聊的。

    “如果没有克拉拉,勃拉姆斯的音乐会不会是今天我们听到的这样。”

    “其实这是一个带着反问的假设,各位可以认同吗?”

    这倒是可以认同,台下众人点点头。

    “无论从勃拉姆斯留下的文字记录,还是从时间上来看,卡拉拉的存在都足以支撑勃拉姆斯完整的创作阶段。”

    “这是史实。”

    台下再次点头。

    “好,有多少朋友听过两部以上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可以举手我看看吗。”

    超过一半的人都举起了手。

    “哇,这么多朋友都喜欢勃拉姆斯的室内乐。”

    “那你们一定清楚一点,室内乐是古典音乐中,作曲家最为内在的表现形式。”

    台下众人第三次点头,这次他们点头的动作明显比前两次还要大,他们非常赞同李安的观点。

    尤其是勃拉姆斯的室内乐,有一种难言的魅力。

    “勃拉姆斯把他所有对爱情的难言处境都通过室内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说还是自然而然,更没有问题了吧。”

    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这样来看,李安老师简直就是和他们站在同一观点阵营的绝对友军啊!

    不觉间,大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