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410带着老妈打比赛【二十九】(3 / 4)

加入书签

意自己长达三五个小时练琴时间里的某几个错音。

于是到了真正的赛场上,最高级别的赛场上了,他们自然而然地因为内功不足或习惯,错音了。

可同样是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就不会错音呢。

一次不会错,两次不会错,三次还不会错。

在方永波的记忆中,他所听过的车琳在公共场合下的所有演奏,基本没有出现过错音。

不是绝对没有,但是相比而言几乎可以说没有。

他知道为什么。

因为舞台上永远活跃着一类人,他们在台下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更高。

方永波可以负责地说,就是因为有车琳这个孩子,今天的赛场才算是达到了总决赛应该有的级别。

今天的比赛,只有车琳没有错音。

第二,演奏风格。

方永波在车琳来燕京前就捏了一把汗。

因为师生二人出发前,他和老魏听了一遍车琳的舞台。

他为车琳捏把汗的原因是——他欣赏的东西,或者说任何一个有过相关从业经历的指挥都会欣赏的东西——都不太容易被学院派接受。

学院派的老师多数也是从学院派里走出来的,所以对于演奏者的风格有着一种本能的苛刻。

甚至说出于群体利益考量,他们会主动排斥以外的东西。

而今天的评委席上大部分都是学院里的老师。

从风格来讲,车琳处于先天劣势。

可处在优势方的选手们带来的舞台是什么样的

方永波以一名音乐总监的身份来评价,不客气地说,整个一条流水线,比的是谁家的做工更精细,无他。

不只是这群孩子,这十几年,一批又一批,我们培养出了几个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的职业钢琴家。

大赛选手≠职业钢琴家。

名校毕业≠职业钢琴家。

年轻的教授≠职业钢琴家。

李安名气不大,但是职业钢琴家,因为他可以在不借助粉丝效应的前提下靠演奏舞台吃饭。

李安≠国际职业钢琴家。

这些年我们培养的国际职业钢琴家在哪

比起我们庞大的琴童基数,可以说寥寥无几。

无可争议的事实,没有音乐,没有表达,只有技术和大赛奖章是没有办法成为国际职业钢琴家的。

除非你的奖章来自四大赛,然而这也只是起步而已。

单一风格的极致,我们已经做到了量产。

就在今天的舞台。

方永波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和我们的小选手没有关系。

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打破僵局的01号选手,为赛场增添了无数色彩的01号选手,最终还是没能再迈一步。

一票之差,止步门外。

有点心疼孩子吧,明明已经那么尽力了。

究竟还要做多好才能拿到这张门票呢

别说什么孩子才是三岁半,以后有的是机会。

就这一次,公平吗

它不公平。

方永波难受啊,明明评委们在最后也努力了。

可就差一票。

如果今天的第三名不是何家明,是其他任何一名选手,那最后的结果都不会是现在这样。

方永波明白,也能理解。

一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他,他能共情李安,能共情小车,也能共情评委老师们,谁都想向里圈靠拢,哪怕只是多看一眼。

谁的机会都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谁来就在里圈。

所以方永波能做的就是兑现他的诺言。

小车临走前他给小车许诺,如果小车能进前三,他就会给小车一个礼物。

如果小车没有进前三,他就会让小车给他帮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