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359新家新领悟!职业钢琴家的日常一天(2 / 4)

加入书签

个小时琴。

周天就要给老魏听了,李安第三乐章还差点火候。

最近这一段虽然忙直播的事,但是李安练琴的时间一点也没差。

与其说第三乐章的火候还差一点,不如说还有进行最后的完善。

第三乐章频繁的调性变化意味着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控和声变化与音色过渡。

这也是处理第三乐章最麻烦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设计指法。

直播间里讲课分享是一回事,实际中又是一回事。

不少直播间的朋友都把他在b站上传的299认定为绝对的指法典范。

其实李安心里清楚,其中大多数网友得出这个观点也仅仅是因为他弹得快,并且采用了看似相当炫技的移调演奏。

可如果他没有按照原速演奏或是没有移调,大家还会认为他录制的299可以称为典范吗

答案毫无疑问,不会。

通过昨天的直播以及总结网友的提问,李安得到的回馈是普遍网友包括相当一部分专业学习者,对于钢琴技术还停留在“快就是王道”的看法。”

谁弹得快,谁就对,只要能让人听起来肾上腺飙升的快速演奏就是技术高超。

就像昨天晚上拔剑和穆欣对飙740的49条,如果穆欣没有用比拔剑更快的速度演奏下来,真不好说一些网友会不会认为拔剑比穆欣的实力更高。

有几个这安的能出二人隐藏在快之下的门道。

当然,昨晚只是发生在直播间里的一个小插曲,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部分当下听众的心理需求。

要听得爽,要听得痛快。

所以若是将直播间换成一个更大的舞台,是不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更希望听到感官上能带来刺激的演奏。

比如如何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演奏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要让观众听到爽,让观众记住钢琴独奏家。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李安准备勃拉姆斯诞辰音乐会前的那些让人左右摇摆的问题。

是选择迎合大众还是坚持自己的表达。

当时李安被这个问题折磨得不轻。

但是现在他不会再为此而纠结。

观众是一定要去迎合的,尤其是经过勃二的舞台,李安更加确定,观众的喜好是你必须去考虑的。

就像梁山在访谈里问他的那句话,“你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一位职业钢琴演奏家了吗”

什么是职业钢琴演奏家

职业钢琴家只能存在于商业舞台。

商业舞台是由观众与演奏家一起构建的。

所以考虑观众的需求,是一名职业演奏家必须去关注的。

当然,这也并非职业演奏家只有迎合观众一条路可走。

高明的职业演奏家清楚在不同的曲目和不同的商业舞台之间进行灵活的调整。

像勃拉姆斯诞辰音乐会,这类带有纪念性的专题音乐会,就需要演奏家更多地还原、诠释作曲家本身。

纯粹的购票观众中有一部分是冲着勃拉姆斯来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听见勃拉姆斯,所以演奏家本身在其中的占比就会缩小。

李安当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些,这些都是他后来通过与大佬们的交流总结出来的。

只能说他运气还不错,误打误撞从解构勃拉姆斯的另一面打动了不少观众。

后来再听听当时的演出现场,李安觉得色彩稍显灰暗。

不过这种灰暗的色调正符合了祭奠的基调。

那么这次大剧院的演出,是一场大型音乐季活动的一环。

类似蓉城之夏音乐季,不过不同的是这次演出是在燕京,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

曲目也是一部充满逍遥自在喜悦感的贝式协奏曲。

迎合观众,迎合舞台,迎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