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旅途记事八十六:花束与德语精通?(5 / 6)

加入书签

sp; 现在困扰他的问题反而是他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开设管乐课程。

    一开始李安没打算开设,如果开设,至少也得等他把四号钢琴教室彻底做成熟之后他才会考虑。

    当时他的想法是基于现实考虑。

    第一,成本。

    从正常的逻辑出发,如果一家机构什么课程都有,那么家长消费的概率就会增加,道理很简单,你想学什么我这就有什么。

    但是实际上呢?随之带来的成本也会增多,各类乐器的储备,教材的库存,老师的划分等等,都需要更精细,这些都是无形的成本。

    在书人他会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学习的科目配备一个老师,因为没办法。

    可在自己的机构,他完全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至少在他的自我认知里,对于他目前的综合能力而言,什么都想做一定是陷阱,除非他有大量的生源。

    第二,产品专精。

    他和陈璇的优势就是钢琴和长笛,虽然只开设两个专业,但是以他们二人的经验,完全可以在垂直的乐器教学品类里开发出不同的产品,用以匹配不同类型的学员需求。

    就拿钢琴来说,李安已经做过详细的课程规划。

    幼儿音乐启蒙:针对未到学琴年龄的幼儿,课程用他自主研发的趣味漫解五线谱,以小班形式授课,

    儿童一对一:按照菲伯尔或大小汤体系入门的一对一钢琴课

    专业一对一:针对专业学生和艺考生的高级课程

    成人一对一:不同于市面上的成人流行钢琴教学,根据学员具体需求,私人定制课程方案。

    纵向发展,把钢琴这一科做精做强,做出口碑,做出每项课程的价值,它能够带来的后续收益自然也会随着机构名气的提升而提升。

    但是书人的事情打乱了他的想法,如果拿下书人,就意味着他拥有了一块庞大的潜在生源地,意味着开设多门课程的成本被大大稀释。

    如果不开,就这样让大量的管乐学员流失,想想就让人心痛。

    而且管乐有陈璇坐镇,他们不是没有做好的条件。

    可随着而来又是新的问题,他需要一个多大规模的校区。

    是不是又要重新计算成本的问题。

    哎,等回去先仔细考察一下市场,看看校址具体选在哪儿更合适。

    想着想着,李安眼皮子不由得开始打架,接着眼前一黑,睡着了。

    诺顿庄园。

    3006。

    几个孩子玩了五泉谁是卧底之后,发现有点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