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半壶残茶话战略(2 / 3)

加入书签

潇洒也喜欢文雅睿智的文人,在心底里对其它四个伙伴有挥之不去的遗憾,总觉他们小孩子脾气,术业有专攻但稍逊文采风骚,感情上对他们多有疼爱。他们是弟弟妹妹,不是可彻夜长谈倾诉衷肠的密友。老赵粗犷,于祥滑头,唯胡灯可倾心相交可相谈甚欢。

世上确有心心相印之说。两人初识时胡灯把潇洒视作草莽英雄,待他吟诵词牌后又视为落魄凤雏,等梁山败联军平沐抚即把潇洒视为南阳卧龙。小小的恶作剧让胡灯干枯的心灵备受滋润,充军到鸟不拉屎的施州卫被目不识丁的粗人呼来喝去实为读书人之屈辱。胡灯自比被掳到金国的钦徽二宗,尝尽世间困苦饱受人格侮辱,几百次生出寻死念头。而今梁山大头领过来玩闹嬉笑,怎不叫人感念触恸。

交友当交心。两个人挑灯夜谈,煮茶论政。谈性还浓,人已困倦。天色微亮,鸡鸣两遍。

潇洒把藏了许久的心迹来表露:“说一千道一万,敢请鹤峰兄留在鄙处。”

“在下叨唠多日,碧螺春虽好,心下却想念桅杆屯的马鞭。一日不品想念甚紧,十日不尝浑身瘙痒。”那是拐着弯骂老赵,同时提醒对方自己犯罪之身乃身不由己。

“看看我那大哥对你要打要骂的,他实敬重于你。实不相瞒,最先有意留你在我处的正是他。”

“不妥不妥。”胡灯嘴还硬。

桌上的粗瓷茶壶嘴破了个小口,这大茶壶也就是个地摊货,农夫去到地里干活时用来装凉水的。潇洒就着破壶嘴把壶中残茶吸干,“好茶!”

“你这厮无礼。知我好茶,逼人太甚。”胡灯笑嘻嘻骂道。

“我口干舌燥对你晓之以理,苦苦挽留对你动之以情。得,油盐不进。没辙,诱之以利乃是上上策。”

俩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从老赵举家搬离桅杆屯遣胡灯来梁山居住已月余,胡灯目睹梁山迥异于世间的种种怪现象,更学会了一口梁山白话(明朝知识分子学习能力强,好学善学是不争事实)。他换个口吻道:“贤弟把话说到这份上,胡某再不冒泡要被千夫指万人骂了。方才贤弟说到点子上了,对东林一系世家大族晓以国家大义纯纯对牛弹琴,这些人唯利字当头。”

胡灯算是心中装着百姓的好官,眼光也看得长远,把当年为何拼死阻拦温、处、衢三州改稻为桑一事向好友从头道来。改稻为桑短期内小农自耕农账面上能多几两银子的收入,却要清楚北方粮食歉收,南方粮商大户囤积米粮一日三涨,农户账面上多出的银子还不够口粮的溢价。改稻为桑致使大片农田弃耕,无异于让朝廷雪上加霜。朝廷政令不出北京,地方敢与朝廷相抗,士族豪绅不顾国家粮食安全只顾着自己钱袋子。所产的丝绸呢,他们勾结不法西夷另辟航道避开船舶司,走私倭国、南洋、西洋攫取暴利。国库无银,而官绅大户富可敌国。

“路子走太偏!长此以往,家里无粮军中无饷必天下大乱,东林遂可窃国也!”

潇洒对此了然于胸,今日从胡灯口中得到证实是感性与理性的再认识。明朝败亡,政府破产是表征,皇权没落是深层次原因。历史的大树并未因穿越众的出现而强枝倒干,历史像被磁盘写保护了一样按部就班。手段了得的万历皇帝按时驾崩,他若长寿,以他的才干足以与官僚资本集团来回拉扯,就凭他不惜绝食抗议足以表明万历皇帝敢于跟资本利益集团死磕到底的斗争精神,万历一朝的朝政不至失控。16年平台大水后,山穷水尽的穿越众自觉无力回天,曾寄希望于历史蝴蝶效应,盼望雄才大略的朱翊均能多活几年,那么刚刚崛起的满清一定会被彻底扑灭渣都不剩。

穿越众对万历帝怀有特殊的好感和同情,话说李自成没把万历帝掘坟开棺、满清没把他鞭尸泄愤,朱翊均同志骨灰告别仪式发生于那个特殊年代,他的尸骨连同珍贵的楠木棺椁被挫骨扬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