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最后的安排(2 / 3)
>
尉迟炯按住他的肩膀,用力晃了晃,语气斩钉截铁,“表兄绝不会害我们!
他这是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为我们,也为这数万将士,铺了一条最现实、也可能是最好的路!”
就在这时——
“呜——嗡——!”
低沉而雄浑的战争号角声,如同来自远方的闷雷,隐隐从城外传来,穿透殿宇,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蔡坤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整了整被贺兰祥抓皱的衣襟,上前一步,平静地说:“时机到了。”
尉迟炯瞳孔一缩,瞬间联想到了什么,急声问道:“是慕容绍宗?驻扎在兖州边境的那三万汉军精骑?”
蔡坤肯定地点点头:“正是。
镇南大将军慕容绍宗已率军抵达城外。
请二位将军随我一同出城,迎接王师,完成大王的遗愿吧。”
他的语气坦然,身份已然不言自明。
尉迟炯深吸一口气,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此刻才完全领悟,宇文导为何在动手前单独留下蔡坤,又为何在遗书中特意提及投汉。
这一切,都在宇文导的计算之中!
他用自己的死,不仅清算了宇文护的罪行,更为他们铺平了归顺的道路,避免了无谓的抵抗和牺牲,也为宇文氏留下了一丝转圜的余地(或许包括信中未明言的对宇文贵的安排)。
这份深谋远虑,这份在绝境中的冷静布局,让尉迟炯在悲痛之余,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与酸楚。
但此刻,没有时间容他细细感伤。
他猛地拉起还有些恍惚的贺兰祥,低喝道:“没时间犹豫了!
令则,走!
集结军队,开城!”
---
彭城西门外,汉军镇南大将军慕容绍宗立马于阵前,三万骑兵肃立无声,唯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副将梁士彦策马靠近,低声道:“将军,城内动静不小,但蔡先生至今未有消息传出,会不会……计划有变?”
慕容绍宗目光沉静地望着紧闭的城门,缓缓道:“蔡公谋定后动,当无大碍。
不过,战场之事,瞬息万变,确需做万全准备。”
他顿了顿,下令道,“传令下去,前锋警戒,后军派人砍伐树木,就地打造简易云梯、冲车,以防不测。”
“末将遵令!”
梁士彦抱拳,正要转身去安排。
就在这时——
“嘎吱——!”
沉重的彭城西门,突然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缓缓向内打开!
刹那间,所有汉军骑兵的目光都聚焦于城门洞。
只见黑压压的周军士兵鱼贯而出,但他们并未摆出攻击阵型,而是迅在城门外空地上列成数个整齐的方阵,刀枪归鞘,旌旗低垂。
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点,汉军前锋的弓弩手下意识地抬起了弩机。
直到三个人影从周军队伍的最后方,缓缓策马而出。
正是蔡坤、尉迟炯与贺兰祥。
尉迟炯与贺兰祥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同时一夹马腹,向前奔出数十步,然后利落地翻身下马。
慕容绍宗见此情景,心中大定,立刻也甩镫离鞍,大步迎上前去。
就在尉迟炯与贺兰祥准备单膝跪地行归降之礼时,慕容绍宗抢先一步,伸出双手,稳稳托住了二人的手臂,脸上露出诚挚而爽朗的笑容:“二位将军深明大义,顺应天命,免去一场干戈,保全无数生灵,此乃大功一件!
慕容绍宗代表汉王,欢迎二位加入大汉!
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同袍兄弟,不必行此大礼!”
尉迟炯与贺兰祥见这位名震天下的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