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7章:当朝最丢脸之事!海瑞密奏,常朝诵读(1 / 7)

加入书签

    翰林院,侍讲学士厅。

    沈念望向手中书信,看到封皮上的文字时,不由得一愣。

    上面写着一行清秀小字:劝农桑厚风俗策,《万历民鉴》呈递稿,南京国子监监生邹闻东。

    翰林院负责《万历民鉴》的组稿事宜,翰林院检讨赵用贤正是组稿人之一。

    “劝农桑厚风俗策?”

    沈念念着这个俗气的名字便能猜到里面的内容。

    无非就是规劝天下不稼不穑之民回归农耕,全是一些平庸书生的迂腐之见,根本不可能刊载在《万历民鉴》上。

    仅仅上个月,沈念见用到这个名字的稿件就不下十封。

    “题目与内容无关!”赵用贤提醒道。

    沈念打开信封,认真看起信纸上的内容,不多时,脸色就变得阴沉下来。

    南京国子监监生邹闻东在信中一共叙述了三件事。

    件件触目惊心!

    其一,他称应天府常平仓并无储备粮,苏州府、松江府两府的常平仓可能没有储备粮,南京守备官所报的三府常平仓粮食被大水浸泡,损坏高达九成,大概率是为骗朝廷的赈灾银。

    其二,他称朝廷拨付的十万两赈灾银抵达南京当日,便有八万两银被苏杭织造太监孙隆挪用于织造之上,此乃南直隶巡案御史曹正麾下暗探查出的消息。

    其三,南直隶巡案御史曹正身死当日,本计划在松江府青浦县县城内撰写弹劾奏本,并无出门打算,其落水而亡,有可能是被人暗杀。

    邹闻东所报三事,虽都无确切证据,但他笃定朝廷若查,就能查出真相。

    这一刻。

    沈念也终于明白他为何用投稿《万历民鉴》的幌子来汇禀此事了。

    《万历民鉴》呈递稿,经地方州府交付官驿,然后直接运往翰林院。

    其中呈递者皆需实名制。

    监生呈递文稿,无须地方州府和官驿核查,能直接呈递到翰林院。

    若他用其它方式汇禀此事,大概率传不出应天府,而他也有可能因此殒命。

    这一招,非常巧妙。

    也幸亏是被赵用贤看到,若被某个想要巴结冯保的翰林官看到,那此事将会被继续掩盖,邹闻东也将倒大霉。

    沈念想了想,看向赵用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