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9章:沈子珩常朝小课堂!条外有条,鞭外有鞭(5 / 6)

加入书签

我相信诸位同僚都是能明白一条鞭法是为谁而行的!”

    沈念最后还不忘捧一捧小万历与内阁三大阁臣,顺便将诸多官员也都拉到自己的阵营,以此显得光懋今日之错,实乃大过。

    说罢,沈念见好就收,微微拱手后,便退到了队列之中。

    张居正轻捋胡须,站了出来。

    “陛下,沈编修之言,亦是臣心中之言。当下,非一条鞭法不能行,而是地方执行有所不当,光给事也是为国心切,并非心中无朝廷,无黎民,此番上谏,臣不建议责罚!”

    小万历点了点头。

    “光给事,新年伊始,朕念你也是为朝廷着想,谏言乃是科道官本职,便不惩你了,日后切记,三思而后谏,我朝需要的言官,是能为朝廷计,为万民计的言官,其余科道言官共勉。”

    “臣等谨记!”

    一众科道言官纷纷拱手,心中道:日后若无足够的证据,绝不可招惹这个沈子珩。

    在京师,科道言官们可谓是横着走的存在。

    他们能弹劾任何一名官员,甚至有时能驳斥皇帝与内阁的奏疏条陈。

    但沈念似乎是他们的克星。

    凡是弹劾或训斥过沈念的科道言官,没有一个在沈念的身上占到过便宜。

    随即,小万历站起身来。

    “众卿,一条鞭法实乃国策,其利弊,大家从太仓库岁银逐渐增加,难道看不出来吗?”

    “一条鞭法乃是总策,可因地制宜,略作调整,朝廷也一直同意求同存异,但不是为某些特权之人而停滞!”

    “江北商贸不兴、折银难,我们便想办法让江北富起来,而不是废弃法策。元辅不止一次上奏称固民才能安国,朕希望众卿都能以天下百姓、朝廷利益为上。那些施行‘条外有条,鞭外有鞭’的地方官员,抓住一个便严惩一个!”

    “臣等明白!”众臣齐齐拱手。

    这一刻,张居正的心情甚好。

    今日若只是宣读政策,朝堂围观之官往往高于执行之官,而沈念与光懋这番辩驳,将使得更多官员重视起来,同时也能明白朝廷贯彻落实一条鞭法的决心。

    此外,张居正感慨自己终于不用每次都在朝堂上长篇大论,终于不用次次都被一些官员嫉恨,寻他的私德找麻烦了。

    沈念这一年来,为他承担了诸多压力且转移了诸多仇怨。

    沈念,懂他。

    这一刻,小万历挺了挺胸膛,心情也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