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虎啸青瓦台·合纵连横(6 / 9)
此时被顶上首页:《理性分析果核收购HY电子的战略意义》
不过,
1楼(楼主,试图分析技术、渠道整合):“首先,HY电子拥有完整的…(被淹没)”
2楼:“分个毛线析!买!就完事了!”
3楼:“给楼主发个尿不湿,坐下!喊牛逼就行了!”
7楼:“啥意义?意义就是老子今天高兴!喝了一瓶啤的!老子愿意!”
15楼(在一片歌功颂德中显得格外刺眼):“果核钱多烧的?中关村柜台都铺不满!(手动嘲讽)收购个锤子泡菜国公司?真当自己是微软了?”
16楼:“土鳖!睁眼看看世界!这叫国际战略布局!懂?”
17楼:“15楼跪久了起不来?看不得自己人好?”
18楼:“酸!真酸!柠檬精转世?”
19楼:“哪里来的傻X?你怕是樱花派来的间谍吧?!”
…………
该争议贴迅速被口水淹没,被顶帖淹没。
‘土鳖!这叫国际战略!’成为了评论区的真实写照。
《经济日报》作为官方财经风向标,在次日头版刊发报道:《果核科技跨国并购推动中新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文章篇幅不长,语言平实克制:
确认果核与HY电子进行“旨在深化产业链合作的商务洽谈”。
强调此举是“华国企业响应‘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具体体现”。
着重突出“互利共赢”、“遵循国际规则和市场原则”。
通篇未提“收购”、“控股”等敏感词,更无“扬威”、“壮举”等煽动字眼。
原则同意并购案和支持正常商业谈判的表态,虽然对吴楚之是定心丸,但也将果核科技,尤其是吴楚之本人,置于了宏观叙事逻辑的放大镜下。
十周年的献礼、民族资本走出去的大旗……
特别是在国民信心的鼓舞上,这是果核科技和吴楚之本人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
压力,已悄然转移到了即将主导这场风暴核心谈判的吴楚之肩上。
……
场景:新罗汉城
时间:2002年3月11日
新罗的舆论场,如同覆盖了一层华国网民无法理解的复杂冰盖。
新罗民众的情绪是复杂而微妙的。
一部分人沉浸在“新罗科技领先于华国”的优越感中,对HY电子的困境抱以些许同情,但更多的是对被华国企业收购这一事实的本能排斥与疑虑。
地铁站、小餐馆里,能看到有人指着报纸上果核科技的名字,皱着眉头讨论:“能行吗?不会是为了偷技术吧?”
这种基于民族自尊心和技术不信任的质疑,为后续风波的酝酿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同时,李明博提及的“贸易顺差”、“对华出口高增长”等数据,又让一些产业界人士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暗流正在不同的阶层中分化涌动。
表面上阳光反射刺眼,冰层之下却是高压与暗流的角力。
【青瓦台】
时任大统领金大中面对记者询问时,给出了教科书般的官方表态: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尊重HY集团作为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和发展选择。我们将持续关注,确保所有交易符合新罗法律法规和国际规则。”
然而,金大中心中真正盘算的,是利用这笔可能成功的跨国并购所引发的巨大关注度,巧妙地转移公众对其子金弘一卷入的贪腐丑闻聚焦点。
他不动声色地下令给产业资源部:“加快并购相关文件的审批流程研究,做好预案,减少不必要障碍。”
【竞选战场】
刚在党内初选中胜出的大统领候选人卢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