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放榜(3)(3 / 6)
基本盘。
而李常宁和蜀党的关系,还不止如此——他的妻子,出自高邮秦氏。
有个外甥叫秦观,乃是苏轼的学生,乃是苏门四子之一,如今在登州为牟平知县。
背靠着蜀党,李常宁的见识和胆识,自然不一般。
见着士人们,被禁军恫吓到了。
他当即就在人群中高呼:“贾苍鹰,尔难道欲禁锢言路,诬陷忠良不成?”
若是从前,贾种民可能还会被李常宁这句话唬到。
士人可不是农民商贾这种可以任由别人搓揉的群体。
每一个士人,哪怕再怎么寒酸,都有着师长、同学。
一个两个,可能还无足轻重。
然而数量一多,便是宰相,也会深感棘手。
可现在不同了。
因为,贾种民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了,今年科举后,一股全新的政治力量,就要在官场崛起了。
公考吏员!
就像官员们,会本能的按照师承、地域,形成一个个小团队一样。
贾种民知道,公考吏员,也必然会成为一个团队。
而且,因为,如今是天子亲领开封府。
所以,所有公考吏员在理论上,都可以被视作天子私府的成员。
而他们和天子之间的政治联系,可比科举殿试天子亲策士人要紧密的多。
硬要打比方的话,公考吏员,就像唐太宗的天策府里走出去的官吏。
也如后来的弘文馆中走出去的士人。
哪怕,大部分人甚至连天子的面都没有见过。
可是,天策府外放的官吏,到了地方上后,别人会将他视作一个寻常官员?
不会的!
所有人都会将他看做唐太宗的耳目与心腹。
他自己也会这么看自己。
不需要人吩咐,就会主动的帮着唐太宗监视地方。
甚至,到了这个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也会依旧如此。
哪怕,此人从未见过唐太宗,即使此人仅仅只是在天策府里,做过些抄写文书工作的杂吏。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