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配合(3 / 5)

加入书签

范文正公提及过养象所之设,实乃太祖所定之策,太宗沿之,真庙续功……”

    赵煦当即问道:“哦!”

    “竟有此事?!”

    “敢问太师可还记得,当年仁庙是如何与范文正公说的?”

    “太祖、太宗所定的策略,又是如何?”

    文彦博适时的巍颤颤的抖动了一下身体,一副老迈昏聩的样子,沉声道:“陛下恕罪,老臣年迈,记忆力已大不如前,一时间竟记不清当年之事……”

    “请容老臣回家之后,翻阅旧年所笔记……”

    赵煦听着,在心中给文彦博点了个赞。

    然后,他又看了看张方平,心道:“看看人家,怎么就不学一点?!”

    “难怪一辈子都被文彦博碾压!”

    若论才干、政绩,文彦博可能拍马也赶不上张方平。

    可论懂政治、讲政治。

    赵煦感觉,十个张方平也不够文彦博打的。

    就像此刻,赵煦嘴皮子上下一碰,稍微提点一下。

    文彦博立刻就懂了。

    马上就现场炮制出了‘仁庙曾与范文正公游玉津园,并言及养象所乃祖宗之制’的事情来。

    他甚至贴心到,能施展出‘老臣昏聩,记不得当年之事了’,但他家中有笔记,记下了当年的事情。

    于是,一个完整的,可供赵煦使用的故事,就这么出炉了。

    而且这个故事非常完整,只要他拿出来,且不要太过分,朝野上下都会认。

    同时,这个故事因为有仁庙和范文正公出现,又有他这个四朝元老背书。

    只要使用出来,就足以推动一些事情落地。

    而张方平呢?

    明明他的优势比文彦博大的多——他可是号称行走的大宋档案馆。

    脑子里装满了崇文院里的文牍。

    若是他出头,这个故事的可信性就比文彦博的笔记要大多了。

    奈何,赵煦都把饭喂到他嘴边了,他还接不住。

    只能说,当官玩政治,确实是要天赋的。

    将心中的这些念头放到一边,赵煦假作回忆,踱了两步后,忽然道:“太师这么一说,朕似乎也想起了一些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