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禁止无旨【风闻奏事】(2 / 7)

加入书签

‘奸佞奉权相之命,外结群小,阴助奸佞之巢’。

    简单的来说就是暗示——吕公著和李常,在洛阳玩耆老会,在相州组真率局拉!

    这大概率是因为,当年司马光跟着富弼在洛阳搞过耆老会,富弼死后,又和司马旦等人组过真率会。

    所以,在刘安世认知中,大概其他人搞政治阴谋,也该是这么个路子。

    却也不想想,吕公著是当朝左相,李常是当政的执政。

    程颐和他的学生们,也基本都在汴京。

    这些人就算要搞政治小团队,也该是在汴京。

    跑去洛阳、相州图什么?

    图160吗?

    不过,这也提醒了赵煦——洛阳和相州那边,说不定,真的是一个天然适合搞阴谋的地方。

    将来得找个机会,好好的对洛阳和相州等地仔细勘验一番,说不定能有些收获!

    便提笔沾墨直接在这札子上面批示:御史者,持纲纪之官,守宪司之职也,虽可风闻奏事,然当言之有据,假使言之无据,亦当言之有理!

    今尔既无证据,亦无道理,只唯心猜疑大臣阿附,无端指斥宰执朋引。

    是欺朕年幼,臆朕无知?

    其罢监察御史,贬偏远军州!

    批示完,赵煦命童贯将此弹章及批示,拿去给吕公著、李常两人看。

    两人看完,都是诚惶诚恐,起身再拜。

    吕公著更是哽咽着道:“皇帝陛下信赖臣,推恩赐爵,恩宠不尽……臣唯感恩戴德,以报君恩……”

    “然……臣愚以为,国家所以明昌尊安者,以法度修而纲纪振也!”

    “御史者,祖宗所设,以风闻奏事,总纠百官,劾不法而守其职!”

    “即使陛下有失,亦当直言正论,犯颜逆耳,无所回忌,何况臣等宰执过失?”

    “臣惶恐,愚以为,御史言臣等过失,天下之公议也!即使其言有所过,论有所缪……”

    “臣不敢以一己之私,而坏天下之大事,更不敢以一人之荣辱,居天下公议之上!”

    “伏乞陛下收回成命!”

    说完,他就深深俯首。

    在他身后的李常,也跟着俯首:“伏乞陛下,收回成命!”

    赵煦见着,嘴角微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