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卸任与留任(4 / 5)
特别是近支宗室家的郡主出嫁,嫁妆起码有一半,是由皇室支付——这位官家,你也不想,你的堂叔/堂伯因为没有嫁妆,只能把女儿嫁给商贾吧?
别笑!
赵官家的近支,真的能做得出这种事情!
此外,宫中妃嫔、太妃们,也都是仰赖于太后、太皇太后的赏赐以及有司收入的分配来生活。
但总的来说,收入是远大于开销的。
所以,赵煦揣测,庆寿宫起码有几百万贯贴己钱,真不算夸张。
旁的不提,就是现在,熙河路文武大臣有司所献的这些祝寿礼器的价值,起码就在五万贯以上!
虽然,熙河是特例。
其他路,每次圣节的礼物,价值都不过一万贯上下。
可是,一年能收两次啊!
加上店宅务等有司的收入,庆寿宫每年收入百万贯,轻轻松松。
太皇太后和已故的慈圣光献,这几十年攒下几百万贯贴己钱,还不是轻轻松松?
想到这里,赵煦就回头,看了一眼帷幕内的向太后。
按照他上上辈子的轨迹,太皇太后也就六年的寿数了。
在这六年中,怎么着都得想办法,让庆寿宫将自己的遗产,交到向太后手里。
这样想着,赵煦就看向殿上一侧的粱惟简,吩咐道:“粱惟简,且将熙河有司所献贡物,送去庆寿宫中!”
“诺!”粱惟简躬身领命,便带着女官们,小心翼翼的将殿上的礼器,收容起来,装入一个个早就准备好的匣子里,然后统一送往庆寿宫。
等粱惟简忙完,赵煦就看向赵卨,道:“赵相公,这两年熙河诸事,辛苦相公了!”
“不敢!”赵卨拜道:“臣在熙河,不过是奉旨行事而已!”
赵煦笑道:“相公过谦了!”
“公在熙河,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使熙河上下同风,士民同心,于是,败西贼、臣吐蕃,天下震动,海内仰慕!”
“朕慕公之德久矣,今公回朝,朕当慰留公于朝廷,以便四时顾问……”
赵卨赶忙下拜:“陛下隆恩圣德,老臣感佩至极,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善!”赵煦颔首。
对于赵卨,他自有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