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酷吏回京(4 / 7)

加入书签

    不过,她的性子与太皇太后是完全不同的。

    她是个喜欢和稀泥的。

    向太后想了想,答道:“娘娘不徇私情,自然是好的!”

    “只是,新妇以为,家丑不可外扬啊!”

    “此事,最好还是不要惊动了大宗正和大理寺……”

    太皇太后听着,沉吟起来。

    其实对她来说,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处置法,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要从这个事情里把自己摘出来。

    不能让天下人,特别是天下士大夫们,以为她这个太皇太后,偏袒自己的女婿!

    甚至将她与章献明肃相提并论——在两年多前,那个垂帘最初的时候。

    她还因为,朝臣将她比做章献明肃沾沾自喜。

    但,现在,她已耻于‘章献明肃’第二。

    她要做大宋的太似。

    是文王之后,武王之母,成王之祖!

    是名标青史,流芳百世,万代祭祀的贤后!

    要让后人提起大宋王朝,就想到她!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张敦礼了。

    高公纪兄弟外的其他高家人,若犯了事情,惹出了舆论物议,她也不会保!

    当然,这是建立在大宋对于统治阶级极为优待的基础上。

    外戚们只要不谋反,就算是在宣德门前杀人放火,撑死了也就是编管某州居住。

    过几年,遇到大赦,就又会起复。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制度保障,太皇太后才能做到这般的正义凛然、大公无私。

    因为代价,几乎为零!

    即使真的把大宗正、大理寺都叫过来,用公议论罪。

    按照张敦礼目前的那些罪行,顶天了,也就是落他的密州观察使,责授某个小州的团练副使。

    然后把他安置到京西或者京东某地,交地方官看管、监视居住。

    半年、一年后,就可以遇赦回京,再过个一两年,就能官复原职,甚至有机会拿到节钺。

    柴宗庆、李玮、王诜当年都是如此。

    而在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