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烧钱的战争(4 / 7)

加入书签

bsp; 吕公著感觉自己想不通了。

    ……

    葭芦寨,寨墙之上

    大宋资政殿大学士、河东经略安抚使吕惠卿,此刻正伸长脖子,看向了窟野河方向,期待着西夏使者。

    他现在比谁都渴望着,这场战争结束。

    因为……

    他轻轻握着手中那一张元书纸。

    纸上是汴京的少主,御笔给他写的手诏。

    诏书中有一句话,让他兴奋,让他亢奋,更叫他欢喜。

    “皇考在时,曾与朕言,方今天下有君子儒,有小人儒,君子儒。君子儒务本,小人儒趋末……君子儒者,以河东经略吕卿为上!”

    君子儒、小人儒,这是自古以来儒家内部划分派系时对敌我的称呼。

    就和奸佞、小人、贤臣一样。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但,新党却提出了划分的标准。

    什么叫君子儒?务本的就是!

    什么是小人儒?趋末的就是!

    而务本与趋末,在新学的框架里,有着自己的解释。

    简而意之,做事的、务实的,就是务本。

    而追求名利和眼前一时之利,或者袖手空谈的,就是趋末。

    而在君子儒之上,就是领导一切的学术领袖,在世的孔子化身,行走于俗世的孟子、荀子、杨雄等先贤的集合体。

    就是王安石过去担任的角色。

    故而,吕惠卿此时的心情,自不用过多描述。

    在他看来,少主手诏,这是在隐晦的告诉他——爱卿是朕所要依仗的君子儒,是朕要学习的榜样!

    吕惠卿每次只要想到这里,都是浑身颤抖,亢奋不已。

    因为他总会在脑子里,将少主的形象和熙宁初年的先帝重叠起来。

    而他则会在这样的幻想中,将自己视作当年的王安石。

    熙宁初年的王安石,那可是帝师,先帝依赖、信赖并孺慕于他。

    吕惠卿只要这样一想,就充满了干劲。

    什么委屈都能受了,什么事情也肯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