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我挖我自己墙角(4 / 6)

加入书签

    “除了建寺之外,我还请了两位国亲,在熙河种些木棉……”

    两宫当然知道这个。

    当时她们知道后,还在心中欢喜——官家(六哥)果然仁善,这是变着法子赏赐呢!

    只是,绫锦院的事情怎么就拐到木棉身上去了?

    “两位国亲自履任后,便在熙河上下,发动百姓,晓瑜州郡良善,垦荒为田,于那渭河、洮河等流域,广种木棉。”

    “数日前,两位国亲就已经运回了第一批采摘的棉铃……”

    “总计是十一万五千余斤!”

    两宫听着到这个数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多少?十一万五千余斤!

    “如今这些棉铃,皆已在专一制造军器局中,由沈括指挥工匠,以其所发明之轧棉机去仔!”

    “以一匹吉贝布,幅宽两尺两寸,长四丈,率用棉花约四斤,向、高两位国亲此番运回之棉铃,去仔之后可织得吉贝布三万余匹,以市价二十贯算,值钱六十万余贯将近七十万贯!”

    “而这只是第一批运回汴京之棉铃!”

    “以两位国亲所奏,今岁熙河各州,种有棉田十万余亩,亩产棉铃约十一二斤,去仔之后至少百一十万斤棉花,可织得棉布近三十万匹,价值六百万贯上下!”

    “而我与两位国亲,约定之棉铃收价,以两贯一匹算,需要给付两位国亲六十万贯!”

    两宫听着,人都傻了。

    她们怎么都想不到,向宗回、高公纪这两个家伙,背着她们在熙河,不声不响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

    这可是价值六百万贯以上的产业啊!

    就算是官家(六哥)给付的收购钱,也是六十万贯以上!

    他们怎么搞的?

    两宫根本就不知道!

    但赵煦还在继续说:“这还只是今年的!”

    “明年,熙河诸州的棉花种植面积,可能达到三十万亩,甚至四十万、五十万亩!”

    “后年的话估计能到百万亩!”

    “哪怕吉贝布价格跌倒十贯一匹,这也是每岁一两千万贯的产业!”

    “只消三年,熙河一路,岁产价值一两千万贯之棉铃!”

    两宫的心脏扑通扑通跳起来。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