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议谥(2 / 9)

加入书签

不这样做,将来怎么高举司马光的大旗,将那些激进派开除出司马光学生、门生、故旧?

    “司马相公,乃是皇考所遗朕之元老!”

    “其道德天下无双,品行誉满天下!”

    “儿听闻《礼》曰:微之显,诚之不可掩也!又闻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司马公一生,诚哉斯言!”

    赵煦说着,眼睛就微红起来:“今公辞世,朝廷益当重表其德,以彰天下之风!”

    向太后点头:“正该如此。”

    “司马相公生前未能拜相,吾已有愧于先帝,若死后哀荣也不能重益之,吾无颜见先帝……”

    “只是……”向太后顿顿:“六哥,该如何安排司马相公的哀荣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

    司马光死时,只是门下侍郎,寄禄官还卡在正议大夫上,爵位也只是开国公。

    按照制度,追赠侍中、太子少保、太子少傅一类的荣誉性官职,追封国公,已是极限。

    了不起,追赠的官职高一点。

    加一个太子太傅就已经是极限了!

    就这,都有一些程序性的问题,因为司马光生前,并没有加太子少保、太子少傅一类的职衔。

    一下子加到太子太傅,都是超规格了,会让人议论的。

    至于司空、太师、司徒这样的三公追赠,就不要想了。

    这是只有宰相或者曾担任过节度使的重臣,才能有的。

    赵煦想了想,道:“母后,不如这样……”

    “儿听说,过去国朝宰相,名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如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罢,不如将之作为赠官,用以追赠司马相公。”

    向太后听着,眼睛亮了起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本就是宰相,元丰改制罢之,不再设置,用来追赠一位执政,力度刚刚好。

    这也算是变相实现了先帝的旨意安排。

    “而皇考曾言,要以相公为朕师保,相公在朝年余,虽卧病多时,然其敦敦教导,儿是记在心上的。”

    “司马相公,既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可再加太子太傅、太师衔,以彰其德!”

    “其子司马康,守制之后,起复之时,可循宰相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